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注:本章开始属于外传《七祥纹》故事线,总共有6章,6章后回到主故事线。)
《七律·知青行》
泥腿深耕三尺土,油灯夜读半卷经。
牛棚听雨青春瘦,麦浪摇金热血凝。
卅载回眸桑梓路,犹闻遍野喊山声。
50年前,正赶上知识青年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前去农村里面实行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候黎阳刚好十八岁,正是一腔热血无处施展的男孩,黎阳辗转反侧来到了福建一村落名为回龙乡的地方,村里面的支书带领着大家伙迎接这一批来自新中国的知青们,黎阳在支书的带领下暂居老帽头儿的家中,那时候山沟沟里的人都很穷,老帽头儿也就住一个用杂草堆堆起来的土窝窝里边,大部分的知识青年在城里面都住习惯了根本无法忍受山区的生活,都变着法儿想回家,尤其是女知青众多,黎阳比较例外,经常帮着村里边的乡亲们跟老帽头儿下地干活,说起这个老帽头儿,他年纪大了,晚年的时候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是每天都经常着下地干活,在他年轻的时候也娶过一媳妇,但是天不遂人愿,媳妇儿刚二十多岁就饿死了,后来他没有再娶过媳妇一直到了现在也没有一个一儿半女,自打黎阳到了这里以后,老帽头儿也是对这个年轻人格外的关照,黎阳也是帮老帽头儿当着自己的长辈尊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帽头儿终究还是迎来了人生的终结,在他弥留之际把自己唯剩不多的一点钱交到了黎阳的手上,并且叮嘱他道:“小子,我快不行了,没想到最后是你陪老头子走完这一生,我也终于可以去见她了,这点钱是我这些年的积蓄,我死了以后,要火化,不然会出事情的,交代你的千万记得……我,我……”,最后老帽头儿我了个半天,一口气没上来就去见他媳妇了。
老帽头儿离世之后,黎阳本打算遵从其遗愿,送他至殡仪馆火化。然而,此地身处深山之中,彼时的道路远未如今日般通达,车辆根本无法驶入。此外,村民们世代相传着落叶归根的习俗,希望能让逝者保留完整躯体,以土葬的方式安息。但黎阳并未应允,这一决定激起了邻里间的不满,尤其是隔壁的王大姐,更是日日上门争吵,甚至跑到村委会投诉不已。
“那城里面来的乳臭未干的小子,大伙儿评评理吧。老帽头儿已经过世数日,我们好心劝他尽快为老人料理后事,谁知他竟将老人的遗体留在家中,如今尸体已经开始腐朽,那股恶臭甚至飘散到了我家。你们身为村干部,总得管管这事儿才是。”
村里面这几天也接到了不少的投诉,没有办法之下也只好跟着王大姐赶去老帽头儿家中劝说黎阳,但此时老帽头儿家里已经空无一人,原来黎阳背着老帽头儿的遗体正一步一个脚印往县城的殡仪馆走,说来也奇怪,这个季节正赶上夏天,老帽头儿的遗体也已经发臭,自打黎阳背上他不仅没有了恶臭就连老帽头儿的遗体也变得轻飘飘的,一路走来并没有感觉到累。
在黎阳的坚持下,老帽头儿终于得以火化,并与他深爱的妻子合葬一处。料理完这一切后,手中尚余一块五毛钱,黎阳并未将其留下,而是用这份心意简单修缮了老帽头儿留下的旧居。在整理这座老屋的过程中,黎阳意外地于一片荒芜杂草之下,发现了一本由老帽头儿亲手绘制的日志。尽管老帽头儿从未踏入学堂,一字不识,但这本日志中却满载着他用图画记录下的岁月痕迹与人事变迁。
时间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了,黎阳也一直不明白当初老帽头儿临终前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自己火化,在日志中黎阳也发现了一些线索但并不明显,听乡里的支书干部说:“这老头子年轻时候国家比较混乱,回龙乡那一年又闹饥荒饿死了不少人,好不容易老帽头儿娶了个媳妇,可媳妇呢又死了……”支书说到这里又欲言又止似乎也不愿意多说了,黎阳也是继续追问:“你说的我知道,能说一些不知道的吗?”
“我知道的也就这些了,黎阳同志我还有个会,后面再说吧!”支书丢下这句话就去了村委会,黎阳也不会继续问,老帽头儿在世时曾跟一家姓秦的人家关系处的不错,他名叫秦仁杰,早些时候黎阳也曾跟秦仁杰打过交道,为人处世方面也还不错,黎阳也曾问过秦仁杰关于老头的事情,他也不清楚这里面的事,不过也还真让他说出了一些事情,据说当初老帽头儿媳妇死后,闹饥荒,山里面的草、树皮都被吃了个干净,那会大家都饿,听说老帽头儿家死了人,拿着自家饿死的亲人跟老帽头儿换着吃,听到这些黎阳一脸不可思议,至于老帽头儿的事也就到这里不了了之了。
七十年代的脚步悄然临近,随着“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大多数知青纷纷告别了那片贫瘠的土地,向着繁华的大城市进发。黎阳亦随此潮流,告别了回龙乡,来到了福州。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家中的伯父为他谋得了一份在邮电局的差事。这份工作来之不易,黎阳的父母几乎是倾尽全力,才得以争取到这个机会。原本以为,从此便能过上平静安稳的日子,然而命运却偏偏安排了一个女孩出现在他的生活中,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故,迫使黎阳不得不重新踏上了回龙乡的土地……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