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喜唐 > 第七卷:我与旧事归于尽 第13 章 李晦要告别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颜白发现自己就是一个瘟神,来到长安就没好事。

    爱吃丹药的尉迟敬德也把自己的路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这个辞官后沉迷炼丹,戒掉炼丹,最后还是死于丹药。

    颜白先前一直认为吃丹药是为了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

    等到和这群人生活在一起之后才发现很多人炼丹不是为了长生。

    而是让自己疼痛的身子好一些,自己舒服一些。

    他们在古书的只言片语中寻找自救之法。

    战场上下来的人到了晚年没有几个是舒服的。

    就像秦琼说的那样。

    战场纵横数十载,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

    怎么会不生病?

    这种病孙神仙都看不好。

    他都说年四十以下,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

    尉迟国公知道。

    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丹道之上。

    他不是希望自己能长命百岁,而是希望身子能舒服一些。

    五石散是很管用,服用以后全身发热,让人神明开朗,体力增强。

    其实这些都是迷惑心智的短期效应。

    也就是慢性中毒。

    让你的感官变得迟钝,让你误以为这东西有用,能够治好身上的痛。

    所以吃这种药死的人很多。

    有魏晋名臣裴秀、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等。

    (pS:我国地理界最高奖叫做“裴秀奖”)

    再加上《针灸甲乙经》的编撰者的皇甫谧。

    明明都是神医了的他也吃,结果把自己吃成了瘸子。

    “墨色,我父亲没吃五石散!”

    颜白望着满脸恩求之意的尉迟宝琳,重重的点了点头,认真道:

    “伯父喜爱炼丹,并没有吃五石散!”

    尉迟宝琳松了口气。

    “节哀!”

    尉迟宝琳笑着摇摇头:

    “这是喜丧,阿耶临走前说他能活到这岁数并后继有人死了就不能哭,要笑!”

    颜白看了一眼尉迟宝琳,再度道:

    “节哀,今后这么大的一个家就落在你的肩膀上了,难受就哭吧,鄂国公!”

    尉迟宝琳闻言忽然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

    哪有什么喜丧,那只是安慰自己的理由罢了!

    丧事隆重又热闹。

    李承乾把能给的殊荣都给了这位为国征战半生的老将。

    追认他为司徒加并州都督,谥号为“忠武”。

    这个谥号已经是武将里面最好的了。

    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就是这个谥号,文武百官都认为尉迟国公配得上。

    三次救驾,大战刘黑闼,玄武门之变,数也数不清……

    可以说没有尉迟,就没有如今的大唐。

    就算有,那也是另一个大唐,而不是百姓口中的李唐。

    不过事有不美,这个美谥被一个姓司马的家族搞臭了。

    乱发誓,搞政变,弑君,死了还授予忠武。

    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颜白拜祭完尉迟公之后就离开了。

    皇帝御赐的东园秘器的前,老爷子生前写给尉迟公的字熠熠生辉。

    颜白没有想到尉迟家还留着那个字。

    这一切,好像就是一个轮回一样,又像是一切都定好了那般。

    (pS:东园秘器棺材,是最高贵葬具的代称!‌)

    “你说什么?墨色把鄂国公的丹炉给抱走了?你确定?”

    小曹想了想认真道:“琅琊公的确把丹炉抱走了。

    一边走还一边走这东西大家都这么喜欢,他想看看好在哪里!”

    “小曹听旨,朕命你立刻前往仙游,找到那些丹炉,全部给朕敲碎,然后把碎片给朕带回来!”

    小曹闻言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陛下,赐死奴吧,奴怎么敢去书院里砸东西,这个旨意奴接不了,与其被打死,不如被陛下赐死!”

    李承乾闻言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情急之下他的旨意有多荒唐。

    想了想,李承乾突然有了主意赶紧道:

    “去找皇后,让皇后拟一道口谕,就说念琅琊公年岁已高,让太子妃带着太孙回仙游省亲去吧!”

    “喏!”

    小十一可以回家了。

    东宫众人在接到旨意以后就忙碌了起来。

    十一不喜欢排面,只带了贴身内侍和女官一名,随行护卫数十名。

    如果不是担心小烛奴的安全,十一连护卫都不准备带。

    在十一出发的时候,仙游这边就已经收到了十一要回来的信了。

    最开心的还是裴茹,她心心念的外孙回来了。

    先前他准备好的小麦芽刚好到了时候。

    如今又要忙着蒸糯米,她准备给孩子做一点麦芽糖。

    这东西好,性微温,有健脾胃、润肺止咳的功效。

    小十一还没到,坐船先到的李晦竟然先来了。

    一进门就围着颜白一直转,鼻子乱嗅。

    别人炼丹他不敢去尝试,但颜白炼丹他倒是敢试一试。

    “丹炉呢?墨色你炼的丹药呢?”

    颜白不解道:“谁告诉你我要炼丹的?”

    “别骗人了,如今谁不知道你要炼丹?”

    “是把丹炉拿回来留个念想,我才没有心情炼什么狗屁丹药!”

    “真的?”

    “不信你就去微言楼看,六楼楼梯口,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当摆件挺好的,对称!”

    李晦知道颜白不会骗自己。

    轻轻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石阶上,望着颜白道:

    “墨色,我活不过你!”

    “后面的话就别说了,你请离开,你就算明日死,记着,也别让人通知我,等我哪天想起来再说……”

    李晦没好气道:“我明日肯定死不了,不说近十年,近五年内我也能扛过去!”

    “那你啥意思?”

    李晦叹了口气:

    “老了,年纪大了,我现在半夜只要醒了就怎么都睡不着,始终有尿意,你说这……”

    颜白扭头望着李晦:

    “要我说你就立刻出门,然后直接到医署里把情况一说。

    该治疗治疗,该吃药吃药,有病就去看,光会念叨,这病就能好起来?”

    李晦笑了笑,虽然被颜白呵斥了一顿,但一直悬着的心却终于放了下来。

    近几年一直死人,搞的他也心惶惶的。

    在大唐,五十岁就是高寿啊。

    “行,我一会就去看看,等再回到长安后我也请辞,我准备回族地去了,这次来就是告别的!”

    “什么时候走?”

    “下个月,你来送我么?”

    “不送!”

    李晦指着颜白哈哈的笑了起来,笑颜白言不由衷。

    颜白看着李晦,脑子里拼命回忆当初在泾阳相见时两人的模样。

    可如今怎么想都想不起来!

    十一回来,庄子里立马就热闹了起来。

    虽然十一已经是太子妃,但在众人的眼里那就是庄子里的女儿。

    爱屋及乌,小烛奴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虽然他每年都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都不一样。

    十一回来立刻就换了衣裳,女官张着嘴想说什么,但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劝谏对一般人有用,对这位好像没用。

    萧与白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

    不管小烛奴如何叫唤,他扛着小烛奴就进了书院。

    一路上全是两个人的大笑声。

    该见礼的见礼,该拜见的拜见,等到客人走完了,十一踩着山脊,走着小路一路朝着楼观绣院走去。

    每次她回来,这是必然要去的地方。

    如今的绣院有一千二百人,这三四年就增加了二百人。

    这条路出奇的难走,所有人心中对她的成见太大。

    这激起了二囡执拗的性子。

    别人越是反对,她就越有干劲,势必要做出来给人看看。

    当下她在等一个绝地反击的机会。

    “又来看谢慈是吧!”

    十一笑了笑,找个舒服的姿势坐好,美美的吐出一口气:

    “弟弟的事情,我这个当姐姐的怎么能不上心呢?”

    “哦?你的意思是我不上心!”

    “我怎么敢呢,你是大姐,我就算敢埋怨谁,也不敢埋怨你,谢慈今日在哪儿,我一会儿去看看她!”

    “我让人给你把她叫来!”

    十一摆摆手道:

    “不用,她知道我来了,心思就会藏起来,我就看不到她的心思了,也看不清人如何了!”

    二囡闻言笑道:“师父都没说什么,你倒是挑起来了!”

    “唉,还不是姨娘,她喜欢的是独孤家的女儿,又拗不过小龟。

    父亲又不管这些,我这当姐姐的就只能来看看咯!”

    说罢,十一俏皮的看着二囡道:

    “大姐,你觉得谢慈如何?”

    “挺好的!”

    和二囡聊了一会家常,十一起身走在绣院里。

    和楼观学相比绣院显得袖珍不少,不像是一个书院,倒像是一个大大的别院。

    十一信步走到了马球场。

    此刻两队人马正在对战,周围全是加油打气声。

    望着身穿短裤短袖的妙龄女子露出完美的身线,十一羡慕了。

    因为年龄小,又是体能课,所以绣院的马球为“步打”。

    也就是跑着打球,球门也是单球门。

    绣院如今在养驴,今后会以“驴鞠”的方式来比赛。

    (pS:《旧唐书·郭英乂传》和《新唐书·敬宗本纪》里记载女子马球为“驴鞠”。)

    而在楼观学的马球全是双球门,彼此进攻得分。

    十一以前看过,书院学子打马球跟上阵杀敌一样。

    在书院打马球是往大师兄那位置往上冲的途径之一。

    马术,体力,准头,心智,耐力。

    一整场下来,坐在场边的你就可直观的发现谁最有潜力。

    谁有领队之才。

    十一羡慕的叹了口气,为什么自己读书的时候就遇不到这么好的东西。

    “喏,最前面的那个就是谢慈!”

    十一点点头:“倒是一个有拼劲的!”

    “她阿耶是曾经是师父帐下的府兵,一起去过辽东。

    都说女儿像父亲,所以这孩子的性子大大方方的,我挺喜欢!”

    “走,回家吃饭!”

    二囡疑惑道:“你就不问几句?”

    “大姐都喜欢,那说明这孩子的确不错。

    走吧,把谢慈也喊上,抓紧一些,回去晚了娘又要唠叨了!”

    “小龟这孩子也是的,以子侄之礼在九嵕山守三年,让人心疼啊!”

    说到弟弟,十一觉得鼻子有点酸楚,她已经好久没见小龟了!

    ……

    “谢慈!”

    谢慈见先生在叫她,手中的藤棍挽了一个花,然后精准的落在置物台上,一路小跑了过来。

    “先生,你唤我!”

    二囡点了点头:“去,收拾一下,跟我去先生家吃饭去!”

    “啊!”

    二囡笑着望着身边的十一,谢慈偷偷的看了一眼。

    一张脸顿时变得如天边的晚霞,一下子就红到了脖子根。

    怪不得有点眼熟,怪不得和小龟有点像,原来这是他姐姐。

    太子妃来了。

    “民女拜见太子妃!”

    十一笑了笑:“快,收拾一下,我等你!”

    二囡打趣道:“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快去!”

    谢慈跑开了,越跑越快,直到今日,她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她已经好久没见小龟了,她以为小龟把她忘了。

    她以为这些年都白等了。

    父亲和母亲也劝她别等了,再等年纪大了,就不好看了。

    如今,终于等到了。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