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喜唐 > 第七卷:我与旧事归于尽 第 104章 要乱了分寸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冀州城破了。

    城里的官员低着头排着队走出来。

    迎面走来的是护国大将军。

    在他后面是什么东王,西王,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

    王都封了二十多个!

    这些都是李象为了拉拢人心分封许诺的官职。

    在这些人面前。

    颜白这个琅琊郡公,兵部尚书就是个小虾米。

    但这些人望着骑在马上面无表情的颜白如同见到了魔鬼。

    路都不会走,浑身都在打颤。

    更有甚者已经拉裤子了。

    颜白骑在马上望着这群连官袍都没有的“高官权贵”,挥挥手。

    手拿绳子的府兵就出来了,往这些人脖子上一套……

    战马就跑了起来。

    围着冀州城跑一圈就回来了!

    破烂的尸体扔到一边,然后再接着跑。

    不要口供,不听辩解,也不用讲祖上是谁。

    既然选择了造反,那这一条就够了,死一百次都不冤。

    孔惠元把城里的老人召集了起来在对户籍。

    他们在查高句丽人。

    这些人在城破的时候就隐藏了起来。

    因为李二的安置政策,来到大唐的高句丽人几乎都会两种语言。

    他们自己的高句丽话和大唐话。

    加上长相都差不多,藏起来还真不好找。

    孔惠元的任务就是先把冀州城的百姓安置好。

    然后一一排查户籍不是冀州城的人。

    一旦找出来,就直接把这些人吊死。

    孔惠元做这个活如鱼得水。

    孔家在这片土地声望高的吓人,孔惠元一报自己的名字和祖上。

    上到耄耋老人,下到牙牙学语的幼童,全是拱手行礼的。

    百姓对他的态度近乎虔诚。

    就如跪拜神佛般虔诚。

    书院学子开始上任,开始接手冀州城的原先班底。

    担惊受怕的百姓在这群人的指挥下。

    已经在有序的打扫城池。

    在城外。

    李象几乎要崩溃了。

    每时每刻都有人在他眼前死去。

    颜白虽然疼他。

    疼的那是以前的他,不是此刻的他。

    所以他造的孽,他必须看着,亲眼看着这场冤孽终止。

    信使在李象被颜韵从水里捞出来后就离开了,朝着长安一路狂奔。

    李象被大军抓住。

    冀州城破还是不破意义不大。

    这不是在关外作战,要担心粮草,担心敌人的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这是在大唐的国土上,只要在长安的皇帝健在。

    这些因素都不存在。

    况且,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件不得民心的事情。

    山东道的百姓恨死了那些造反的人。

    因为他们,好好的一个家毁了!

    不得民心的事情注定如那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

    光是围困死守,都能让冀州城成为一座死城。

    和担惊受怕的李象不同。

    李厥在长安的实力已经达到了顶峰。

    一千安西兵进入长安,东宫六率管理层的班底开始搭建。

    李厥也趁机把赵国公府邸的内侍和宫女全部替换成安西兵。

    这一次连一个蹩脚的借口都没有,直接就派人过去。

    美其名曰长安贼人比较多,要保护国公安全。

    领头人是李义府。

    长孙无忌觉得长孙家的天要塌了。

    从宫变开始,李厥的两手安排直接把长孙无忌困死在府里。

    他准备的一切手段都没法用。

    房顶上都有弓弩手。

    只要是从府里面飞起来的任何飞禽,必然会被杀死。

    长孙无忌实在无法,在清晨就进宫了!

    李二斜着眼睛望着李厥怒斥道:

    “荒唐!”

    李厥拱拱手笑道:

    “祖父孩儿这是为了老祖好,是真的担心有贼人伤害了老祖。

    等山东道平息,孩儿就让他们回去!”

    说罢,李厥望着长孙无忌憨厚道:

    “老祖,孩儿是真的害怕贼人!

    你看,颜家老宅的大门都被贼人毁了。

    贼人都要把颜家围起来了,孩儿实在怕……”

    李厥话语间透露着不容拒绝的自信。

    从战场下来的那股霸气影响着李厥做事和看人的标准。

    过程固然重要,但只讲过程不谈结果都是狗屁。

    李厥现在做事,只看结果。

    他要的结果就是要把长孙无忌按在长安府宅里。

    杜俊虽然现在还没松口,但他的职位变动和长孙无忌有间接关系。

    许中书已经在查过往的折子。

    问题是,关于杜俊的这个折子竟然好巧不巧的被茶水泡了。

    还刚好是披红的位置。

    宫城守卫,尤其是看守宫门。

    从贞观初年开始,人员变动是需要存档三份,就是为了防止万一的。

    如今……

    这明显就是有人在遮掩。

    最令李厥疑惑的是,他砍人竟然用刀背?

    当然,李厥并不是怀疑驸马长孙冲的忠心。

    在李厥的眼里,表叔真的就是一个完美的人。

    那一晚他的确算的上英勇,他真的是在拼死而战。

    今日的这一幕让长孙无忌的心在发抖。

    最让长孙无忌担忧的事情出现了。

    在李厥说完话后太上皇不说话了。

    如此也就代表着默认和允许。

    茶水没有一点滋味。

    就在这时,剪刀快步走了进来,俯身在李二耳边轻语了几句。

    李二点了点头,随后对着李厥道:

    “不知礼的东西,滚出去,你也滚出长安,去准备你的凯旋大礼!”

    李厥吐了吐舌头,快速的跑了出去。

    走出立政殿的李厥一口气跑到了太极殿。

    片刻后喜滋滋的跑了出来,然后他又朝着武德殿跑去。

    从武德殿出来的李厥神采飞扬。

    从怀里掏出门下省通过的诏书直接塞到跟班秋招怀里大笑道:

    “快,去礼部,挑一个好日子,安西兵准备入京卸甲!”

    秋招闻言大喜,安西兵终于要凯旋了。

    如此一来就代表着局势已经明朗了,衡山王之事接下来就只剩下审判了。

    自己的小主子要入主东宫了!

    混乱之后必有大喜,这是安抚人心最好的手段。

    秋招冲出宫城,骑着快马就朝着远处冲去。

    在渭水河畔停留的军营中,李崇义端坐在大帐。

    他是军长史,颜白不在,裴行俭不在,李厥回长安。

    全军就他的官位最高。

    “不够,不够,战获是你们看的,现在少了金银约莫三万两,牛羊七千余,你们来找我问怎么回事?”

    李崇义森然一笑:

    “我怎么知道怎么回事?”

    “小郡王,牛羊之事我们认了,不日就会把这个数目凑起来。

    可金银三万两。

    这……这真的是冤死下官了!”

    “贤侄,老朽和你出自一族,我的为人你是知道的!

    我们这群人怎么敢动金银。

    这定是哪里搞错了,真的搞错了……”

    “搞错了么?看看你们自己写往朝堂的信。

    什么武将用不到那么多,什么文官也是一部分。

    封赏没下,你们都把龟兹瓜分完了?”

    李崇义呵呵一笑:

    “老子熬了这些年,到头来成了你们的了?

    这是中山王还在军中呢!

    他若是不在,老子这些年岂不是在给你打工?”

    李崇义说罢扔出一张纸,年老的御史弯腰捡起。

    望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

    他知道这就是金银三万两的出处了。

    他心里苦啊,从李靖攻打突厥,到吐谷浑之战。

    关于战获的划分都是他在操刀,干了一辈子这活。

    如今还是栽到了里面。

    前些日子已经给长安去了很多信。

    赵国公府,来济,褚遂良,韩瑗等人都去信了。

    结果到现在依旧是杳无音讯。

    如今......

    走出大帐,一群人眯着眼望着纸张上的小字悄声的商量。

    这一次,除了没有独孤家,其余七家要大出血。

    三万两金银啊!

    还没明确的说金银的具体数目!

    这得是家族里多少年的收益!

    这不是讹人么?

    可问题是根本解释不清楚。

    连陆拾玖这个出自御史台的狗东西也一口咬定就是少了这么多。

    他都不帮着御史台说话。

    早知道如此,当初就该让他去漠北放羊的!

    还有那个什么戚禾,也该让他去岭南喂蚊子!

    ......

    门下:全军披挂,战获入京,太庙献俘,全军卸甲。

    随着圣旨的到来,安西兵全军沸腾了。

    也不埋怨礼部不干活了,看日子看了这么久才看好。

    全都开始打扮了起来。

    鹿入林蹲在河边给战马刷着身子。

    这是过命的兄弟,没有它,也就没有现在的鹿入林。

    把战马收拾干净以后,以河水当镜子开始挽发。

    发髻挽的高高的。

    好让脸上的伤疤漏出来。

    斗篷不能洗。

    虽然灰扑扑地带着血迹,但先生说这样有冲突感。

    显得自己很猛,长安百姓最喜欢看。

    太干净就没有那种沧桑感。

    洗漱完毕,鹿入林偷偷的跑到一边。

    手指头沾了一点锅底下的黑灰。

    然后往眉毛上细细地涂抹着。

    这叫剑眉星目。

    显得英武不凡。

    这样就能扛旗走在前面或者两侧。

    而不是站在队伍中间,谁也看不到。

    孙书墨望着男人气十足的鹿入林,他恨不得给自己脸上来一刀。

    回去跟娘子吹嘘一番。

    能好几月不用干活呢!

    被孟诜快要整死的哈里发也被按在了水里。

    几个大老粗把他里里外外也洗了一遍。

    随着在河里洗簌的人越来越多。

    水面漂浮着一层形似琵琶的小虫子‌!

    这些小虫子就是虱子。

    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大家已经默许了它们的存在。

    在大唐,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

    不过楼观学没有,因为他们的生活圈子是封闭的。

    而且他们洗头用的香皂里面添加有适量的砒霜。

    篦箕也人手一个。

    除此之外换洗的衣服先是热水洗,然后再用火烤。

    长孙无忌又进宫了,这一次是来拜见李承乾。

    “陛下,臣老了,臣这次想负责此案,之后就准备告老了,请陛下成全!”

    李承乾把玩着折子笑了笑:

    “好,朕准了,不过还是过三省吧!

    看三省觉得如何!

    先前琅琊郡公也上了和你一样的折子,规矩还是得要有的!”

    “喏!”

    长孙无忌走出太极殿,他心里很清楚,这一次他的折子一定会被打下来。

    颜白都破天荒地上折子要活了,陛下一定会同意。

    长孙无忌觉得心有点乱了!

    不行,不能如此被动!

    这一次就算拿不下主审,副审也要有一席之地。

    深吸了一口气的长孙无忌又朝着立政殿走去。

    在武德殿,李义府笑道:

    “中书,这一次你定为副审,说不准主审也是你的!”

    许敬宗望着李义府淡淡道:

    “这里有你说话的份么?”

    李义府脸上一僵,尴尬道:

    “哎呦,你看我这张嘴,该死,该死......”

    退了出去的李义府面露阴狠。

    瞥了一眼宫宅深处,重重的冷哼了一声。

    “你也是会老的,老家伙!”

    (pS:不是我故意晚的,隔壁装修,那个电钻声要了我的命!)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