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喜唐 > 第七卷:我与旧事归于尽 第 29章 玉碎之法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西域的商道上奔驰的骏马多了起来。

    封李厥为中山王的信使和从西域前往长安的红翎信使交错而过。

    长安的太极殿,李承乾坐在最高处。

    一封封的急报在诸臣手里传阅。

    原本以为不会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辽东高句丽突然收缩兵力,开始龟缩,积蓄力量。

    到处游走的斥候军里面,突然发现了新罗人,倭奴人。

    也就是说他们三者已经全部联合了起来。

    逐一击破已经是不可能了。

    朝廷需要改变对辽东的军事政策。

    游曳在海面上的倭奴人的船只也越来越多了。

    在西边西突厥也已经举兵造反了,草原上的各部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样。

    偏居一隅的吐蕃也派出三万人下了高原。

    聚集在那里,似乎在等着什么。

    吐蕃蹲在那里就像是一个旋涡一样。

    把西域的那些来不及离开的部族强横地吸收到它的肚子里面。

    吐蕃是三万人下高原,如今已经快五万人了。

    多出来这两万人在非战时是辅兵。

    一旦开战,这些人就是替死鬼。

    专门用来消磨大唐的骑兵和火药的。

    这是禄东赞的第一道计谋。

    如今,这群人已经开始威胁到了商道。

    就连路过的信使,他们都敢围堵了。

    为了让西域的消息不断绝。

    兰州都督长孙家庆已经分兵五千开始沿途巡逻了。

    随着军报传开,大家看完。

    大殿也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先前大家都觉得颜白统管的兵部对未来局势的推算过于捕风捉影。

    过于杯弓蛇影了。

    如今看来,颜白的担忧是正确的。

    颜白没有承认这是自己的功劳。

    颜白之所以知道这些并不是因为他很聪明。

    是因为少府监有一大批实习的书院学子。

    他们通过统计商队收益的数据来获取信息。

    数据不会骗人。

    从而有了猜测。

    这根本没有什么复杂的。

    在大唐年轻人的思想里,大唐周边只要有人。

    只要这人和自己长得不一样。

    他们就会自动把这些人想象成敌人。

    常常思考着怎么去杀敌,怎么去立功。

    李靖抿了一口苦涩的药,轻轻叹了口气。

    人的名,树的影。

    听的李靖的叹息声,大殿更安静了。

    大家都知道,李卫公这是要说话了。

    李承乾见状赶紧道:

    “卫国公是军中无敌的智将,父皇一直告诫我要多听你的。

    如今这局面,不知国公怎么看?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承乾很儒雅。

    李承乾说话和李二不同。

    李二说话比较硬。

    作为大唐军功最盛的人,骄傲和自信已经浸润到了他的骨子里面去了。

    没有人觉得不对,也没有人心里不舒服。

    作为儿子的李承乾说话就软一些,很谦虚。

    李靖很受用,笑道:

    “陛下,其实臣倒不是很担心辽东。

    臣最担心的是吐蕃。

    按照目前的局势,臣认为此次吐蕃领军之人不简单。”

    李靖指着挂起来的地图道:

    “陛下你看,他屯兵不动,青海的席君买就动不了。

    所以席君买现在被死死的咬在那里不能动!”

    李靖轻轻叹了口气继续道:

    “陛下,席君买的人马动不了,那威慑这片土地最大的力量就没了。

    那些部族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

    开始劫掠,开始威胁商队和信使了!”

    “不说为了商队,为了不失去西域的消息,兰州的府兵必须动。

    兰州这一动,吐蕃的目的就达到了。”

    李承乾认真的点了点头:“疲敌之策!”

    李靖深吸了一口气:

    “所以,臣断定吐蕃这次领兵之人一定很厉害,

    他驱使其他部族为盗匪在雪域肆掠。

    图谋的就是让我们自乱阵脚。”

    李靖说的太急,发出一连串密集的咳嗽声:

    “陛下,十斤粮草从长安出发,到将士们手里最多剩下三斤,吐蕃的目的就是如此。”

    (pS:《旧唐书》中有记载当年李靖征突厥的时候,后勤队伍从山东将粮食运到河套用了2个月的时间,而等到粮食到战场的时候,90%已经被消耗完。)

    褚遂良听完轻声道:

    “如此说来,西域要增兵?”

    来济闻言冷哼一声:

    “西域有安西军三万,琅琊郡公铁骑三千。

    再加上沿途各城的将士,整个西域不下六万府兵!”

    “增兵?是把北部草原的兵派过去?

    还是把辽东的将士抽出来派过去?

    如此多的人马,粮草何以为继?”

    褚遂良闻言立刻反驳道:

    “中山王,我们未来的国君在西域,就眼睁睁的看着他深陷险地?

    突厥立后隋之事你就不怕?”

    此言一出,朝堂更安静了。

    来济也不说话了。

    来济甚至想给自己一巴掌,自己刚才说那么多做什么。

    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李承乾知道决定权又跑到了自己身上来了。

    深吸了一口气,李承乾看向了长孙无忌。

    一直默不作声的长孙无忌睁开了眼。

    朝着李承乾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陛下,既然周边烽烟四起,臣的意思是捭阖纵横。

    先许以重利让吐蕃退兵,维持官道。

    继而全力解决西突厥和辽东的高句丽。

    一旦我们解决了东西两侧的心腹大患。

    腾出手后的我们再去解决其余各国!”

    长孙无忌抬起头认真道:

    “委屈是暂时的,谁站在最后才是永远的!”

    平心而论长孙无忌的法子中规中矩。

    不算是最好,但也不差。

    就目前而言可以说是最好的法子。

    分而击之。

    当年打突厥就是这么做的,也成功了。

    话音落下,众人纷纷颔首,出言赞同。

    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分而击之,徐徐图之,如此代价最小。

    认为此法可行的人是大多数。

    但也有少数的人不愿如此憋屈。

    还许以重利?

    国与国之间的重利就不是钱财,而是土地和人口。

    一寸山河,一寸血。

    宁可战死失去土地,也不愿意拱手让人。

    许敬宗闻言站出身来,低声道:

    “敢问赵国公,这许以重利之法是国土,是人口,还是钱财?

    又或是要我们的匠人,火药,锻造之法?

    吐蕃若是要那青海盐池才肯退兵,给么?”

    长孙无忌眯着眼看着许敬宗:

    “那中山王的安危就不考虑了是么?”

    一句话堵死了许敬宗连绵不断的攻击。

    许敬宗朝着李承乾拱拱手,果断道:

    “陛下,臣许敬宗请命。

    既然西域乱糟糟的一片,臣请命为青海长史,负责官道之事!”

    许敬宗请命声刚落下,朝堂立刻就热闹了起来。

    意外,实在是太意外了。

    这个许阴人今日是吃错药了,这么狠?

    许敬宗看着长孙无忌毫不客气道:

    “臣是无德之人,但臣只知道我大唐立国以来就没这么做过。

    臣就不信了,十八路诸侯我大唐都灭的了,这芝麻小国算什么?

    “你们把禄东赞想的太简单了。

    他能从大唐活着离开就已经是错误。

    当时就该听李崇义的,把这人给弄死在长安。”

    许敬宗咬牙切齿的话让众人心头一凉。

    这个文采斐然的读书人好大的杀气。

    直接在朝堂之上直说要弄死使臣。

    许敬宗的话音才落下,王玄策叹了口气,站起身道:

    “陛下,这朝堂里面没有任何人比我懂吐蕃。

    许中书年岁已高,不宜车马劳顿,就让臣去吧。”

    几乎在朝堂不说话的薛礼也忽然请命道:

    “陛下,给臣五百人,臣不要粮草,臣以身家性命来保官道不出任何茬子!”

    “陛下,不可,此非仁义之师啊.....”

    “陛下,三思啊.....”

    睡眼朦胧的尉迟敬德忽然出声道:

    “诸位就这么看不上席君买么?

    就这么看不上书院出来的大师兄么?

    昔日他能百人破万,如今他麾下又何止百人?”

    程咬金紧跟其后道:

    “吐蕃按兵不动,他是不敢动。

    他一定在等,等西突厥兵临龟兹,等突厥会合。”

    有了这两位一锤定音,李承乾对朝堂上大家的意见有了决断。

    李承乾缓缓地抬起头:

    “来人,传朕的旨意,命少府监把国朝所有火药分成三份。

    一份自留,防止意外。

    一份送往青海,另一份送往辽东。”

    李承乾淡淡道:

    “朕就不信了,他们能挡得住火器之威!”

    “来人拟旨,命席君买为青海行军总管,兰州至青海一道军马归其统领。

    任命英国公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任命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

    一连串的旨意从太极殿朝着四方而出。

    直到这时候,所有人才明白眼前的这位陛下要做什么。

    眼前的这位陛下虽然没有太上皇那般武勇。

    但绝对有着一颗不愿妥协的心。

    他的心或许比太上皇更狠。

    这种打法就是玉碎的打法。

    “陛下,户部没有这么多钱.....”

    “朕有!”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