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 第二卷:杨广 第232章 岳飞太难了。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赵匡胤一脚踢到赵光义身上,“迎二圣那两个混蛋还不如直接死了算球了。”

    “还能给老赵家留下一丝气节,看看大明的崇祯。”

    “为什么你的后代这么没有骨气。”

    赵光义脸色不好看,道:“大哥,我能有什么办法,后人变成这副鬼样子和我有什么关系,他们无能不要扯到我身上。”

    赵匡胤:“希望这个赵构能给你长一点脸。”

    赵构:“抱歉,我是你的后代,给你丢脸了。”

    观众继续道:“那岳飞参与立太子的事情导致被赵构猜疑,这难不成也是假的。”

    武将居然直接参与立太子了嘛?李世民感觉这不像岳飞的风格,凭借之前的讲解李世民心中差不多明白了岳飞是情商和军事天赋拉满的将领。

    怎么会去做这种事情。

    叶枫:“目前,史学界有两种声音,第一种岳飞参与立太子的这件事情是秦桧逼迫岳飞后代伪造的事情。”

    “这是部分宋史专家的观点,因为岳飞的子孙在为岳飞平叛过程中对于这件事情表示是秦桧伪造,强行让他们这样说。”

    “这也是秦桧贯通的手段,那就是先由下属告发上司,之后直接按照下属告发的内容定罪名。”

    “在岳飞之前,韩世忠就被秦桧这样搞过。”

    “韩世忠军吏耿著与总领胡纺言:“二枢密(指张俊和岳飞)来楚州,必分世忠之军。且曰:“本要无事,却是生事。”

    “秦桧因为耿著的这句牢骚给了秦桧弄韩世忠的理由,特别是最后一句本要无事,却是生事。”

    “秦桧就命人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件事情定义为韩世忠主谋,让宋朝的言官上书要把这件事情闹大。”

    “宋朝有一个特别恶心的东西,那就是言官听到什么就敢上书,不管事情到底是不是有多么离谱,反正就是上书。”

    “比如范仲淹就被言官弹劾和侄女有一腿,王安石也被弹劾过和儿媳有不清不白的关系,苏轼被弹劾过和小姨子不清楚。”

    “著名的朱熹也一样,只能说前几位范仲淹,王安石,苏轼不招人恨,要不然也会和朱熹一样被人骂?”

    “当然,这种事情的真假不知道,几百年的事情谁知道呢?”

    观众问道:“老师,朱熹真的有网络上说的那么不堪了。”

    闻言,叶枫笑道:“朱熹有一位好朋友,这位好朋友听到朱熹死了之后千里迢迢跑过来拜祭朱熹。”

    “并且给朱熹写了一首词,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这首词的作者叫辛弃疾,人狠话不多的南宋爱国诗人。”

    “朱熹能和辛弃疾这样的人成为好朋友,等一下你们也能见识到一个不一样的朱熹。”

    “朱熹对于岳飞是非常的欣赏,对赵构直接开骂!”

    观众点点头,不少人用手机也搜索了一下这首词,一看作者名还真的是辛弃疾,辛弃疾和朱熹是好朋友,这种事情真的有点意外啊!

    叶枫:“话说回来,韩世忠感觉到了秦桧的恶意立刻去找赵构表明态度。”

    “幸亏韩世忠救过赵构的命,赵构亲自下场救了韩世忠。”

    “韩世忠没能弄死,秦桧的目标对准了岳飞了,一样的套路下属举报岳飞,岳飞被捉捕入狱。”

    “要不是岳飞做人厉害,让审问岳飞的人心生佩服不愿意陷害岳飞。”

    “秦桧想来想去只能用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

    这个该死的秦桧简直就是蛀虫啊!赵匡胤是越听越生气了,这种事情居然也要扯到主将身上,还有那个言官胡说八道也行嘛?

    可惜了,这样的将领,遇到这样的皇帝和奸臣。

    刘彻心疼这样的将领啊!卫青,霍去病死了之后没有接手了,这样的将领简直就是定海神针啊!

    叶枫:“第二种说法,岳飞参与了立太子的事情,但没有关系。”

    “为什么呢?”

    “明明大臣参与立太子的事情很容易受到皇帝的猜疑,历朝历代都严禁大臣参与立太子的事情。”

    “这可是关于国本问题。”

    “但宋朝是一个例外,大臣参与立太子的问题恰恰是自己向皇帝表忠心的行为。”

    “北宋时期的包拯,包青天他就参与的立太子的事情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宋朝的很多名臣都会参与这种立太子的问题。”

    观众举手道:“包青天他是文官,文官参与立太子的问题顶多就是站队,武将就不一样了,很有可能威胁皇帝。”

    叶枫:“韩琦也参与了立太子的事情之中,韩琦北宋著名政治家,曾经率兵防御西夏,在军中威望很大。”

    “这种军队大佬也参与立太子之中,岳飞参与很正常并不是特例,而是宋朝政治环境就是这样。”

    “相比于岳飞参与立太子的问题,赵构由于身体的原因没有办法生育。”

    “完颜九妹,金九妹等等称呼。”

    “这件事情被金国那边知道了。”

    “金国就想要把宋钦宗儿的子回到南宋,扶持他当傀儡的皇帝。”

    “赵构面对金国赤裸裸的挑衅,更加需要岳飞等这些军队大佬的支持了。”

    “赵构立完太子之后,不久就让岳飞来拜见太子。”

    “岳飞还非常的开心,认为中兴有望。”

    “宋史岳飞传:飞退而喜曰:社稷得人矣,中兴基业,其在是乎!”

    “其实从这里能看出来前期赵构和岳飞关系非常好。”

    “赵构完全是把岳飞当成嫡系将领来对待,哪一个皇帝会立完太子之后让将领来参拜。”

    “这完全就是把岳飞当成自己人了,对于岳飞赵构相当放心不会怀疑岳飞有谋反的心思。”

    赵匡胤越听越迷糊了,那赵构为什么要杀死岳飞,这种君臣关系不是非常不错嘛?

    要是能保持下去,成就一段君臣美谈。

    秦桧,赵匡胤嘴里念叨,这个家伙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

    观众质疑道:“岳飞的岳家军不会威胁到赵构的皇权吗?”

    叶枫:“人家岳飞是赵构的嫡系将领,本身就是赵构皇位的拥护者。”

    “是不是很容易被岳家军这个称呼所迷糊,认为岳家军属于岳飞的私人军队。”

    “要是岳家军真的是岳飞的私人军队,岳飞也不至于轻易被剥夺兵权,秦桧会那么简单杀了岳飞。”

    “私人军队不认令牌认人,想要杀死岳飞先要问过他们的刀同不同意。”

    “但很遗憾不是。”

    “宋朝有韩家军,杨家军,吴家军,张家军,马家军,岳家军等等。”

    “这些军队的将军姓什么,军队的番号就叫什么。”

    “直到明朝也保留这个传统,戚继光的戚家军。”

    “这些军队受到皇帝的掌控,赵构的十二道令牌并不是全部发给岳飞,一部分发给了岳家军的其他将领。”

    “岳家军分为十二个分军部。”

    “抛开岳飞的死党之外,其他岳家军的将领和岳飞是上下级的关系,相比于岳飞,他们听皇帝的命令。”

    “全家老小生命掌握在皇帝的手上,不听就是谋反了。”

    “宋朝皇帝对于将领掌控军队的权力分割非常厉害,岳飞又是那种一心为国的人,完全不想打造私人军队。”

    “甚至等到岳飞被诬陷下狱,岳家军十二分军部将领有九人参与了诬告岳飞和在状书上画押。”

    “你就会发现岳飞真的太难了。”

    难怪后世之人如此佩服岳飞,这种对大将的权力分割太严重了,军队的指挥权很大程度在于皇帝。

    难怪只要南宋出了一个英明的皇帝就可以了。李世民也明白了为什么岳飞这样的将领能参与立太子问题了。

    威胁程度并不大。

    赵匡胤:啊啊啊,矫正太过了。

    叶枫:“岳家军和戚家军一样纪律严明,骁勇能战。”

    “要是军队不给力,金人直接南下把南宋灭了,赵构不是更加凉凉了吗?”

    “而且宋朝对于武将的提防之心多么严重,皇帝能允许将领直接掌管一整支军队吗?”

    “当军阀啊!”

    “岳飞的岳家军在老百姓当中很有名望,岳飞为了让赵构放心对外宣称这是皇上的仁德。”

    “直接狠狠的帮赵构树立了一个好形象。”

    “赵构开心都来不及。”

    观众也迷惑了:“按你这样说,赵构为什么要杀死岳飞,完全没有理由杀死岳飞啊!”

    叶枫:“哦,这是前期的赵构。”

    “赵构前期是需要这些骁勇能战的军队帮他完成以战促和的目的,让金人知道不是好欺负的。”

    “我们去谈判桌上谈一谈吧!”

    等到金人开始议和了,赵构的政治目的达到了,政治想法就和岳飞发生了冲突。”

    “岳飞,韩世忠等人是想要收回中原,赵构单纯就想要待在南方。”

    “岳飞的老上司宗泽他之前打进开封了,玩了命的上书希望赵构从南京回到开封。”

    “赵构没有理会宗泽的想法,一心一意就想要在南方待着,这就让宗泽十分的无语。”

    “之后宗泽苦心维持开封还策反金国的降将,金人对于宗泽又敬又怕,宋兵对于金国的战争也是节节胜利。”

    “宗泽眼看都这样了,请求赵构回到开封,赵构没有搭理。”

    “直到宗泽老将军在病床上喊出过河,过河,过河。”

    “宗泽死了之后上任的将领非常无能,金人南下攻破开封北方彻底归于金国。”

    “南宋最大的敌人不是金国,而是赵构,他一心一意想要和金国议和。”

    “南宋不缺优秀的将领,唯独缺一个英明的皇帝。”

    “绍宋这本书开局就把最大的bOSS给打败了。”

    “软弱无能的赵构直接没了,换了一个极其优秀的通天代。”

    “赵构的软弱无能配合上秦桧的坏两人一拍即合,造就了岳飞的死亡。”

    “岳飞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优秀了。”

    赵匡胤:毁灭吧!南宋最大的敌人居然是皇帝本身,不是都能把金国打到议和了,就不能在进一步消灭金国吗?

    妈的,软弱无能。

    白起:要是在他们手上干活,不知道要憋屈到什么地步了。

    岳飞:也不能这样说,就是我不太懂为什么赵构如此害怕金人,难不成议和之后金人就不会来打你吗?

    叶枫:“说实话就是赵构太怂了,满脑子里面就想着议和,议和,议和。”

    “朱熹完全不惯着赵构,在他朱子语类里面就说,讲和本意,上不为宗社,下不为生灵,中不为息兵待时。”

    “只是怯惧,为苟岁月计。”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软弱无能。”

    观众听到朱熹直言不讳,脑海之中对于朱熹的印象好了几分了,看来朱熹也不是网络那个样子。

    朱熹:不是我不给面子,议和有这样议和吗?

    “在宋金议和之后,岳飞就成为了议和的阻碍了。”

    “而这个时候千古第一的奸臣秦桧上场了。”

    “秦桧是彻头彻尾的投降派,金国的带路党。”

    “前期南宋有两种声音,第一种是主战,目的是收复中原。”

    “第二种是主和,人家主和派也不是卖国贼。”

    “他们在议和条件上尽可能多的为南宋争夺利益,而秦桧完完全全金国说什么就是什么。 ”

    “说秦桧是主和派简直侮辱了主和派。”

    “秦桧来之前主和派领导人赵鼎他本身和岳飞是朋友,对于岳飞打仗也保持支持的态度。”

    “主和派的赵鼎讲究徐徐图之,这符合朱熹说的中不为息兵待时。”

    “赵鼎最后被秦桧害死了。”

    “讲到这里你就会发现,岳飞之死和其他人没有太大关系,主要就是赵构和秦桧两个人暗中勾结将岳飞害了。”

    “艹。”

    叶枫是真的生气,看到这段历史就想要去弄死秦桧,越是了解岳飞,越能增加对秦桧的厌恶。

    能被骂上一千多年,能被铸成跪像,钉死在耻辱柱上简直就罪有应得。

    叶枫:“至于其他的什么江南地主阶级,儒家的思想,文官集团的代表等等。”

    “人家朱熹标准的江南地主阶级,儒家扛把子,文官对于岳飞多么的赞赏,对于赵构有多么的嫌弃。”

    “我们现在很多人比朱熹更加了解当时南宋,比他更加了解江南地主阶级。”

    “比他更加了解儒家。”

    “南宋主战派几乎都是南方人,真正不愿意北伐的人是赵构。”

    “而且从利益角度上去,南方巴不得北伐。”

    “当时大量的北方人口涌入了南方,导致南方人口激增,而田地就那么多。”

    “人口和土地矛盾,南方河北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土地兼并问题等等。”

    “这也是南方势力主战的原因之一,北方良田那么多,只要收复失地就可以缓解土地矛盾减轻百姓的负担。”

    “扩大蛋糕,将国内矛盾转移。”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