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李世民:“围魏救赵可以当成标准的军事模板来告诫后人,也可以当成政治手段来削弱敌国的办法。”
“说来说还是以自己国家利益为中心去思考。”
嬴政:“国家之间哪里来的永恒朋友,只要利益足够朋友又算什么。”
叶诗琪:“那其他的阳谋,比如推恩令,二桃杀三士,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些阳谋为什么能实现。”
叶枫:“自身实力强大,推恩令汉文帝时期就被研究出来了,为什么汉文帝不直接如同汉武帝一样推行推恩令。”
“原因不就是汉文帝打不过那些诸侯王,要是汉文帝直接推行了推恩令,一些诸侯王敢像朱棣一样发动靖难之变。”
“让汉文帝尝一尝诸侯王的力量。”
“二桃杀三士一样,要不是齐王有着镇压他们的实力,他们三个敢直接三家分齐。”
“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的作用就是给其他人一个台阶下。”
“要是其他势力有了天子,曹操就敢打着解救天子的名声,汇聚诸侯弄死那股势力。”
“而当时曹操势力最强,其他势力只能勉强对抗曹操。”
“阳谋的本质就是本身实力绝对要强,可以对阳谋对象形成碾压的力量威胁,要不然其他人直接动手干死你。”
“还计谋,有刀好使吗?”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曹操:最好的计谋就是实力碾压,要不是赤壁之战损失了太大了,要不了早就统一天下了。
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这些人我丝毫不惧。
诸葛亮:好意思说,要是给我魏国,看我如何吊打天下,统一很难吗?
观众:“老师,讲讲黄巢起义呗?”
李唐皇家感觉到了一股凉意,李世民平复心情,来吧让我看看大唐有多么丢人现眼吧?
叶枫:“黄巢起义,提起黄巢大多数人脑海之中首先想到将门阀世家赶尽杀绝,避免华夏演变成种姓制度。”
“对吧?”
观众点头,黄巢那句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给人的感觉就是杀气冲天,特别是长安城里面的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叶枫:“那我们今天来稍微了解一下黄巢起义。”
“到底有没有将门阀世家赶尽杀绝,避免华夏人演变成种姓制度。”
“这其实是忽略了门阀的演变过程,唐朝末年的世家阀门已经是较为衰弱了。”
“比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世家实力完全不一样了。”
“黄巢对于门阀世家的打击力度很大,是门阀世家走上灭亡的加速器。”
“拿着族谱一家家找上门屠杀这是理想化了,黄巢更多是攻打一个地方就会进行屠杀。“
“由于个人的恩怨黄巢对于商人和门阀世家之人非常恨。”
“打下一个城池就会杀了他们。”
“屠杀比较有名的就是长安了,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句诗句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爽的感觉。”
李世民感觉头痛了,这句诗对于自己就是折磨了。
“世家阀门往往是对一个地方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家族,他们掌握了读书的权利可以借助知识的力量进入朝中做官。”
“长安城里面的官员只是世家阀门之中的一部分,世家阀门更多经营着各自的基本盘,在地方与地头蛇和节度使相互合作。”
“分布在大唐不同的郡县之中。”
“黄巢杀进长安城。”
叶枫对着观众道:“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长安城里的官员,听到手下来报有一股起义军浩浩荡荡朝长安地方冲来。”
“你会怎么办?”
观众:“收拾东西连夜跑,难不成在长安城等死不成吗?”
叶枫:“那些官员做出了和你们一样的选择,有能力的官员已经跑路了,皇帝也带着一批官员跑路了。”
“官员并不是傻子,面对来势汹汹的黄巢起义军,不会傻乎乎的留守在长安城等着对方来杀。”
“留在长安城里面的官员,要么家财全部在长安舍不得跑,要么就是来不及跑。”
“这和大明即将被李自成攻破北平城一样,有能力的官员早就跑路了,他们早早的转移的家产去了南方。”
“一部分官员一生积蓄全部在北平城之中舍不得跑,也来不及逃跑。”
“崇祯也一样原本动了南迁的想法,但一直难以下定决心。”
“真正要跑路的时候,李自成兵临城下了,完全跑不掉了。”
“要不然崇祯为什么不早一点将太子送去南方,偏偏要等到李自成大军包围了北平城才匆匆准备让太子逃跑。”
“崇祯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没有将太子提前送出去,只要自己死了太子就能立刻上位当皇帝。”
“也不至于南明争夺皇帝内斗。太子的能力也不错。”
崇祯看来提前要把太子送走了,最后能让南明有一个好一点的结尾,要是最后能像南宋一样也不错。
叶枫:“说实话黄巢落榜很正常,当时的大唐科举考试非常的公平,公平到了什么地步。”
“人人都可以舞弊。”
“反正主考官主按考试那个人的身份来录取,管你科举成绩有多好。”
“其他文人都接受了这个规则往往都会贿赂主考官。”
“黄巢一直都是家里人的骄傲。”
“童年时期写出来著名装逼诗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面对这种事情他忍不了,回家要如何面对家人的目光。”
“离开长安之前他写了一首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李世民:丢脸啊!舞弊都公正了。
嬴政:这首诗杀气十足,不错,不错。
朱元璋: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叶枫:“大唐已经有了250多年的历史了,上层阶级早就烂掉了。”
“皇帝都要去舔太监才能当皇帝,要是太监不开心直接杀死皇帝。”
“黄巢要是能考上才奇怪了。”
李世民脸上呆滞:“等等,让我缓一缓,黄巢起义我能接受,皇朝末年农民起义很正常。”
“但当皇帝需要去舔太监,这件事情让他忍不了。”
“李唐皇帝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
黄巢:“切,还以为皇帝有多了不起,原来不过如此。”
嬴政:心里舒服多了。
朱元璋:一样。
观众惊讶道:“皇帝舔太监,这么离谱吗?”
叶枫颔首,道:“华夏最有名的三个太监顶峰的朝代,东汉,,大唐,大明。”
“大明的太监就是皇帝的一条狗,再有权势的太监皇帝说杀就杀,东汉的太监趁着皇帝年幼掌管了权力。”
“唯独大唐的太监不一样,他们也是导致黄巢起义的元凶之一。”
“大唐后期的皇帝脑子有点问题,居然将长安城里面重要的兵权交给了太监管理。”
“太监掌握了兵权自然也掌握了皇帝的人选。”
“太监陪在皇帝身边,心想为什么老子要听皇帝的话,不应该皇帝听老子的话吗?”
“思路一变,太监开始批量选拔皇帝了。”
“有实权的太监开始享受生活了,结婚,收义子,打造太监世家等等。”
太监世家,这些人居然能有这样远大的目标,李世民都要气笑了,想要杀人了。
周围的太监顿时感觉一凉,暗自叫苦。
李世民平复心情,算了,不要气坏自己不值得。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