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一百四十六章,风雨欲来(二)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走了几千里,总算是看到了希望。

    野人背着母亲,慢慢来到了王成家里的院子,轻轻叩了叩门。

    不同于以往行事的跋扈,一年来的辛苦经历教会了他足够的谦卑。

    “谁啊?”

    王成打开了门,打眼一看,竟是一个高瘦的野人,皮包骨,眼窝深陷,蓬头垢面,身上全是黑皴,衣不蔽体,只用烂布干草挂着,脚下穿的是一双别扭的草鞋,在野人后面还背着另一个差不多的野人!

    王成吓了一跳,忙关上了门。

    野人没有意外,他早已习惯了。

    他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只是在外面低声的乞求着,言明自己是金陵人士,逃难至此,欲携母亲前往京城寻找老亲,途经贵地,不求别的,只求施舍一碗冷饭果腹。

    院里的王成听了,将信将疑,不敢开门。

    这时王成的丈母娘走了出来,是一个老妇人,叫做刘姥姥。

    刘姥姥询问王成外面的是什么人?

    王成和刘姥姥简单说明了原由。

    刘姥姥听后扒着门缝一看,却见那野人正跪在外面。

    “老妈妈,求求您施舍施舍我们母子吧,给一口吃的就好!”

    野人求着说道。

    刘姥姥年岁大了,见的人也多。

    看着野人那乞求的眼神,确实不像假的,便答应给些冷饭。

    不过只准在外面吃,不准进来。

    野人理解对方的防备,千感万谢。

    刘姥姥拿出一些冷的高粱米,麸子粥饭,还有一些吃剩的菜汤也浇在了上面,小心的递给了野人。

    野人给已经饿的半昏不醒的母亲喂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全都吞吃了。

    然后背起母亲,再次道谢后欲走。

    刘姥姥见对方确实不是坏人,又叫住了对方。

    从房间里拿出了两件破衣裳。

    王成见状顿时有些不愿。

    给两口冷饭就算了,还要给衣裳。

    在这个年头,就是一块烂布也是值钱的。

    刘姥姥劝他道:“做些好事,也算是积德,对方说去京城寻亲,万一是真的呢?无非是两件破衣裳,何不把好事做到底?”

    王成想了想,觉得有理,便不再多说什么。

    刘姥姥将衣裳拿给野人,说道:

    “你们要去京城寻亲,却是要体面些,如若不然,恐怕被官兵当做难民抓去。”

    野人听了,连连跪下磕头,再次道谢。

    转眼到了京城。

    野人和其母亲换上了刘姥姥给的衣服,往城门处走去。

    城门口的官兵扫了两眼,见二人骨瘦如柴,身上又极脏,遂将二人拦下,盘问身份。

    一路上的经历让野人清楚,即便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也无人相信,遂扯谎道自己是京城外王家庄人士,名叫王蟠,携母亲去京城寻亲。

    那官兵自然不信。

    王蟠身上又脏又黑,脚下还穿着个破草鞋,实在不像是京边的良民!

    这八成是个难民,来京城指不定是过来告御状的!

    上边可是三令五申,绝不允许放难民入京。

    “来人,将此人抓起来!”

    王蟠见状,背起母亲就跑。

    然而很快被官兵追上,母子二人被当场按倒在地。

    王蟠眼看就要被抓走,只能大喊,“我是金陵薛家的薛蟠,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外甥!”

    官兵不屑冷笑,“外甥?你怎么不说是儿子呢!”很快,薛蟠母子被抓入了大牢。

    在牢中,薛蟠意外结识了一人,是与他处在同一牢房的一人,名叫宋云。

    宋云乃是淮州人士,因当地的科考黑幕而愤愤不平,遂出卖祖宅,换取路费,远赴京城。

    和薛蟠一样,宋云一进城门就被官兵逮捕。

    不过宋云和薛蟠不同,他不是被当做难民逮捕的。

    宋云被逮捕的原因是因为他有着地道的淮州口音。

    守城士兵向宋云索要贿赂,宋云不给。

    他宋云行事坦荡,又没有触犯大熙律法,凭什么向他索要贿赂?

    然后他就被当成淮阴贼奸细逮捕了。

    本来像宋云这样的是要直接被当做政绩处死的。

    然而正巧他赶上朝廷和方永完成和谈,所以宋云也就被暂时免除了死罪,无限关押在牢中。

    薛蟠和宋云在牢中一见如故,纷纷为对方感到惋惜。

    六月,淮州的水稻将熟。

    和水稻一起成熟的还有一只只肥大的鸭子。

    得益于将军大人的保佑,农户们养的鸭子没有出现任何生病的情况,除去少数被野兽偷吃了的之外,其余的全部都存活了下来。

    这些鸭子在吃饱了的情况下,每天可以下两个蛋,这些蛋拿去卖给军政府,又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这日下着大雨,一家农户里的男人冒着雨从外面跑了回来。

    “当家的,下着雨呢你干啥去了?”

    男人解下背后的背篓,端给妻子。

    “你看。”

    妻子一惊。

    “这么多鱼,哪来的?”

    男人道:“河里捡的,不知道为啥,飘上来好多死鱼。”

    死鱼吃不得,不过可以喂给鸭子……

    在这些天,淮州、徐州一带的河流里陆续出现了大量鱼类死亡的情况。

    官员立刻将消息汇报了上去。

    方永亲临现场观看,但了解后也依然无法判断这是什么原因。

    “难道是要地震了?”

    他麾下的人才中,关于了解这种天象的人才不多,众人商讨了一下,也没有个准确的判断,只是觉得有可能是地震或者洪水。

    但对于这场地震或是洪水具体发生在什么位置、多大规模却无法判断。

    方永只能使用笨办法,准备大量物资,派遣大量军队进行无差别支援,命令淮州到徐州这一带区域的所有县镇时刻做好防灾准备。

    同时将部分有可能受灾的水稻提前收割,损失将由政府直接进行赔偿。

    方永顺便以此为借口,小范围的推行了之前杜麦提出的政策。

    即由军政府设立一个稳定不变的最低粮食价格,保障百姓的权益。

    通过反复商议,方永将稻米的价格固定在了每斤六文钱,低于这个价格,百姓就可以直接将稻米出售给军政府衙门,政府将以这个价格无限进行收购。

    目前,淮州的粮价在8文钱左右,陈米会卖到七文钱,所以这个最低粮食价格暂时还用不到。

    但这个政策是有意义的。

    因为有了这个政策后,粮商就无法再无底线的压榨百姓的粮食价格,一旦粮商给出的价格低于六文钱,百姓就可以直接将粮食卖给方永。

    而目前,淮州最大的粮商是,薛氏商铺……

    (本章完)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