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 19 第 19 章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赵来喜走的时候脸色不太好。

    赵丰年到家后才知道这事,倒不是赵来贺巧娘说了什么,而是赵来喜在这边没得到想要的,又去了老宅。

    照村里那些妇人的说法,是就差指着赵老汉的鼻子说他偏心,只给赵老三找了个好差事。

    “赵老汉这事确实办得不地道,四个儿子,总要一碗水端平,不然这不是找麻烦嘛。”

    “话也不能这么说,赵来庆可是读书人,识字的读书人总要比咱们这些土里刨食的人好找活干的。”

    “可不是,不然大家伙们都去镇上县城做工,怎么他赵来庆就能当账房了,旁的不说,就是赵大强那兄弟,不也是因为读了书,才能去给人家当管事么。”

    赵丰年跟巧娘听了一耳朵就离开了。

    几日后就听说赵二成功地在县城找了一份体面的活干,赵丰年一家没细去打听,因为赵来贺要进山了。

    巧娘前一天蒸了一锅杂面馒头,又用竹筒装了一竹筒的咸菜,到时候在山上,折两根树枝就能当筷子。

    赵来贺进山后的第二天,顾家私塾正式放了假,瞧着天色快要下雪,赵丰年拦住了正要前往河边浣洗的巧娘。

    巧娘无奈,不过想着衣服也不多,最后还是同意在家里烧热水洗了。

    这边刚洗到一半,就听见敲门声。

    原来是村里关系好的妇人问巧娘要不要一起去山里捡板栗。

    巧娘还惦记赵丰年一个人在家,那妇人便笑,“那就让孩子一起去呗,咱们又不进山里头,只在外边,人又多,怕什么呢,

    我家牛蛋,桃花都去,他们小孩子家的,觉得好玩,给个篮子就老实了。”

    巧娘一想是这个理,给赵丰年又加了一件夹袄,母子两人这才出了门。

    赵丰年到了地方才知道还有不少男丁一起,大家多背着背篓提着篮子,确实人不少,他还瞧见了大胖,他今年抽条了不少,如今背个背篓站在几个孩子中间,颇有些鹤立鸡群。

    “今年的野板栗熟得晚了些,去年这个时候早就下来了。”

    “今年的雪也比往年落得晚呢,往年早就下过几场雪了。”

    “暖冬人不受罪,就怕地里的麦子没了雪水误了明年的收成。”

    到了地儿,巧娘也给了赵丰年一个小篮子,又叮嘱了几句,这才忙着跟众人一起捡板栗了。

    干掉下来的野板栗外面被刺壳裹着,大家都是直接整个带回去,回头外面的皮刺晒干了还能当柴火烧,赵丰年捡了两根树枝刚夹了几个,就见大胖领着几个小伙伴朝自己走过来。

    “宝儿,一到冬天就难见到你出门了,顾家私塾什么时候放假的?”

    “今日刚放。”

    大胖笑,“那还是陈秀才家放的早,我比你早小半个月呢。”

    跟几个玩伴说了几句,大胖偷摸摸将赵丰年拉到一边,“宝儿,我开了春不想去读书了。”

    赵丰年并不惊讶,毕竟大胖已经表示过很多次不想读书了,他也确实对读书没兴趣,“大伯娘能同意?”

    大胖朝王三娘那边瞧了一眼,瘪了嘴,“闹肯定是要闹的,但是我实在是看见那些字头就痛,翻过年你二胖哥就八岁了,我想着,就算我娘想要哥秀才儿子,这不是还有二胖呢嘛。”

    大胖说着自己都没了信心,显然他也并不认为二胖能满足他娘的这个心愿。

    “识字自然是好的。”赵二胖王三娘养得跟个混世魔王似的,如果真能送去读书明理也是好事,只是就不知道赵二胖愿不愿意去了。

    “要我说,我们这大家子就没有读书的料子,哦哦,我没在说你啊,你那么聪明,以后肯定能读出一个名堂来,我娘见天的在家里让我学学你,好以后考个秀才出来,你瞧,我娘都觉得你以后肯定能考个秀才。”

    读书考上秀才在村民眼中就已经是顶顶厉害了,至于再进一步,大家没见过自然也不敢想了。

    赵丰年没再劝大胖,每个人自己的路只有自己走,大胖自然也会有自己路。

    回到家里,巧娘将野板栗一个个踩出来,他们捡的不多,毕竟就一片野板栗林,村里去得人又多。

    只是光是这些也能回头拿到集上去买个好价钱了,那些点心坊要用板栗做点心,这个时候能收不少呢。

    赵来贺照样是摸着黑回到了家里。

    赵丰年此时还没睡,见到他爹一脸喜气洋洋就知道收获不小。

    “大货得了只鹿,没碰到野山羊,兔子野鸡倒是不少,年根底下的留着吃,腌干了做干货也整好,

    明天一早我就去府城,这鹿难得的好品相,县城怕是叫不上价。”

    这回巧娘跟赵丰年没有一同去,只说等他从府城回来,一家人去县城赶集,还要拉了鸡去买。

    家里到现在是养了一百来只鸡,最开始的五十只巧娘打算留着明年当老母鸡卖,开了春孵春雏,留五十只下蛋也尽够了。

    赵来贺想了想,便说自己索性一道拉了去府城,看看能不能一道卖给府城的酒楼,回头一家人去县城置办年货也不至于还要忙碌这个,反正如今有了驴车,也不妨碍什么。

    第二天,果然天还没亮赵来贺就赶着驴车走了。

    等天大亮了,赵丰年洗漱完,就见王三娘跟王小红竟然一起来了家里。

    赵丰年打过招呼,本想先回房间,却被王三娘喊住了。

    “听说前几日你爹进了山,今天一大早就往县城去了?是不是收了什么好东西啦?”

    赵丰年笑了笑,“无非就是野鸡兔子。”

    王小红不相信,“真是野鸡兔子?那你爹怎么走那么早?村里都没人见着的,这还躲着人呢。”

    “二伯母这是哪里的话?城里好摊位不好找,我爹才特意早些去,再说,有几只兔子都死了,不早些去,怕是买不上价。”

    “这回都卖了?就不打算留几只家里吃呢?”

    王小红的心思就差写在连上了,王三娘都看不下去了,“王小红,你是馋这口肉了还是怎么的,这老二不是在县城大酒楼里当跑堂嘛,这肉还不是天天吃的。”

    赵丰年前面只听说赵二伯在县城寻了一个一个月能给一百文的活计,这回才知道是当跑堂去了,不过赵二伯那人头脑机灵,也确实适合。

    别看一百文听起来不多,可村里人去县城做活计,不过就是扛货搬东西,一天下来也就五六文钱,做的是卖力气的活,要吃一番苦头的。

    “嗨,什么肉不肉的,他也就自己能吃上一口,还能带回来不成。”

    “一个月一百文的,又是在酒楼里,割斤肉还不是顺手的事。”

    王小红刚要自得,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连忙摆手,“家里日子刚起步,多的是花钱的地方,哪里能随便说说就割肉的,再说,老三可是每个月三百文大钱,赵四自己就能打肉,巧娘又养了那么多鸡,可比不上的,宝儿,你娘养了那么多鸡,是不是都吃不完了?”

    赵丰年这才明白两人过来的原因。

    这时候巧娘端着两碗热水过来了,见赵丰年也在,便冲他道,“是不是饿了?灶房里给你留了杂豆粥。”

    赵丰年点点头,去了灶房,杂豆粥没看到,倒是看到了一碗面疙瘩,里面还放了鸡蛋。

    等赵丰年吃完再回到堂屋,王三娘王小红还没离开。

    “......你们也是来的不巧了,这不,他四叔这些日子上山没摸到东西,就几只兔子野鸡的,索性拉了家里的鸡一道去城里卖了,省的白跑一趟,你们也知道,我家前些日子为了起围墙买驴把家里都耗空了,就等着这批鸡卖出去手上也好有几个铜板置办年货,不管怎么样,好歹要把年过好,这明年才有盼头,两位嫂子你们说是不是?”

    王小红便有些着急,“都卖出去了?没留几只?他四婶,都是一家人的,你可别诓咱们。”

    王三娘知道不可能都卖出去了,也道,“他四婶,你别不是怕我们不给钱吧,这个你放心,我们照着市面上给钱,等年后手上趁手了就给你送过来。”

    巧娘险些气笑了,说什么等年后趁手再给,那一直不趁手就不给了?

    “我如今也只剩下几十来只,就是吧,等明年开了春还只望着这几只母鸡给生蛋孵小鸡呢,平日里宝儿他爹馋肉了我都是不给的,都是下蛋的鸡,现在宰了我可是舍不得的。”

    王三娘王小红就是指着他们家是下蛋鸡才想要的,只是两人说了一通,巧娘愣是没松口,顿时两人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了。

    “依着说,都是一家人,我就是便宜些卖给你们一只两只的都没什么,只是,宝儿爹今年没什么收获,都指望着过完年这些鸡下蛋孵鸡崽呢,不然一过完年怕是要喝西北风去了,就是我跟孩子他爹能扛,宝儿身体弱,又在吃药,总不能让孩子一起扛吧?”

    赵丰年适时咳嗽几声。

    王三娘王小红便没再坚持了,只又说置办年货的时候想搭她家的驴车去县城,巧娘自是应下不提。

    送走两人后,巧娘瞪了一眼儿子,“说你身体不好那是唬你两个伯娘的,你凑个什么热闹,还咳嗽的,仔细真引了咳嗽出来。”

    赵丰年笑了笑,“这不是显得您的话更有说服力嘛。”

    巧娘也没忍住笑,

    “滑头。”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