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修真小说 > 野夫提刀录 > 第五十六章 根基(求首订)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吃过早餐,左百仓主动付了钱,然后告别了高见。

    其实高见看得出来,他并不喜欢那碗汤饼,也不喜欢嘈杂的早晨。

    但他也愿意‘和光同尘’。

    只要高见不找事儿,不搞那么多事情,左家其实很乐意和高见和平相处下去……

    吗?

    高见对此持怀疑态度。

    就好像他对左家态度缓和下来了,但实际上,高见只是在积攒力量而已。

    左家是不是这样呢?

    毕竟,高见知道,有一头五境的老龟盯着他呢。

    这头老龟不敢自己动手,人老了会颓,老龟也没有那种拼死的心气,更别说拼死杀的只是高见这种一境的喽啰。

    所以他只会给左家施压,就看左家觉得,白山江龟丞的关系,和自己的命以及背后的尚书的脸面,哪个更值钱了。

    不过,高见自己分析之后觉得,应该暂时是后者,但如果自己拖得太久,拖个几年时间,尚书的名头被大家‘习惯’之后,左家就该出手了。

    是的,习惯。

    人是一种很擅长习惯的生物,哪怕是尚书这么可怕的名头,多过一段时间无事发生,也就习惯了。

    习惯之后,就很难再升起敬畏。

    那时候,高见就不重要了。

    所以,高见要在他们习惯之前,就先下手为强才行。

    思考着这些,高见溜达着回到了镇魔司大营之中。

    大营内依然是门可罗雀,几乎看不见什么将士,也不知道都去干什么了。

    高见活动了一下肩膀,因为他充沛的精气,所以已经差不多痊愈了,只有一点隐痛而已。

    那么,先补觉,等脑子清醒一点之后,高见准备参悟玄化通门大道歌的第二篇了。

    三寸光洁的锈刀,应该够吧?

    这么想着,高见陷入了梦乡。

    一觉起来,已经是中午过去了一点时间了。

    起身,随便吃点东西,然后进行每天日常的锻炼,练习步伐,刀法,还有五行生克赋的各种诀窍和小花招。

    挥汗如雨,但收获也不小。

    高见不缺理解,通过心湖倒映的神韵,全都是作者本人的理解,高见对这些东西的理解,就和写功法的人一样深刻。

    但他需要时间来磨合,每日这样的练习,都能让他把脑子里的理解和身体的记忆磨合在一起。

    因此,从外人的角度来看,高见的进步速度可以说是快的惊人。

    别人需要一边思考一边练习的招数,说不定还得想办法经历生死之类的去‘悟’。

    但高见不需要悟,或者说,他已经悟到了。

    他只需要练习,将悟到的东西练会就可以了。

    等到练习的差不多了,看着时间差不多到下午了。

    洗漱一下,换身衣服,盘腿坐在床上,将锈刀放在膝盖上,手握刀柄,确认了一下足有三寸的明亮刀尖。

    于是,高见闭上眼睛。

    《玄化通门大道歌》的第二篇,讲述第二个窍穴关键,以及修行方略,还有对应的博物志和逸闻传说。

    心湖澄澈。

    高见的心湖又大又宽,平素里波涛不小,想要澄澈下来也更难。

    如今有了修行的诸多常识,高见也知道是个什么回事了。

    心湖又大又宽,是一种天赋,但有天赋不代表一定是好事。

    大而宽的心湖,说明高见思维活跃,能考虑的东西多,脑袋瓜聪明,但同时,也更容易掀起波澜,而且这些波澜也更加巨大,更难平息。

    而小一些的心湖,就好像那种笨笨的,但执着的人,他们或许更加容易入门,因为心湖虽小,但平静起来也更容易,倒映的东西虽然不多,可一点点来,总是会有进步的。

    总比大而宽的心湖,却因为涟漪,什么都学不进去要好得多。

    毕竟,心湖若是有了波澜,倒映的东西便不真切,那么不管是学习还是思考,效率都会变的很低。

    如果心湖掀起巨大的波涛海啸,说不定人还会昏死过去,或者直接变的癫狂,失去理智和思考的能力。

    这时候,道心便是镇印。

    一枚镇印,能轻易将湖中波澜抚平。

    一颗稳定的道心,能够镇压心湖,让心湖平静下来,所谓‘处事不惊’,便是如此,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轻易扰乱你的心湖,让你不管是思考还是参悟,都更加的迅速。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你不是死人,心湖总是会有涟漪,总是会有这么些那么些的杂念和欲望,就好像大海一样,潮来潮去,极少才会有平静的时候。

    所以才有‘闭关’,‘冥想’‘焚香沐浴’之类的东西,这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湖平静,对另一些人来说,练剑,杀人,或者处于生死之间,也能有类似的效果。

    而高见有第二枚镇印。

    他的锈刀,和道心一样,能让心湖重归平静,而且是能让心湖平静如镜,完美倒映出一切神韵,思考也不会影响到这种状态。

    说实话,这种状态下,高见冷静的像个杀手。

    通过这个状态,高见又大又宽的心湖得到了完美的利用。

    《玄化通门大道歌》的第二篇,映入高见的心中。

    三位十三境地仙,十位十二境大宗师,八十多门派的功法创始者,一齐汇聚的神韵,开始给高见讲课。

    编言贯物,宛然成章。

    稽古之文,编杂之部。

    万物具存,万名具列。

    似地擎山,如石含玉。

    山生耸峻,玉生无瑕。

    大道之机,如是在中。

    高见修行,但见宝月满丹田,霞光照灵慧,许多黑铅之精,白金之髓,隐水中阳,昧火之炁。黑白往来,阴阳归正,二物俱含。

    《玄化通门大道歌》第一篇和第二篇在高见心中盘旋,互相印证,以一种相当巧妙的方式为高见指出许多条修行的道路来。

    这门功法,几乎契合所有修行者!

    好似登山。

    那种专精的功法不一样,是前人通过冒险,先确认出一条路来,这条路已经被他们走过了,

    然后去慢慢挑选有资格去走这条路的人。

    比如说这条路上有个洞,是个捷径,但只能身高一米七以下的,体重一百斤以下的人才能钻进去,那么他们招收的弟子,就全是这个规格的,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修行这本功法,其他人来了,看见那个洞,只能哀叹自己天赋不行,体质不够修行神功。

    捷径越多,需要挑选的人要求就越多,需求的体质就越刁钻,能够有资格修行的人,自然也就越少。

    这种功法不差,那些找出来的捷径也是很厉害的,一路顺着走过去,其他人还在山脚,他已经通过捷径来到山顶了。

    缺点只是对天赋有要求,可以修行的人很少而已。

    而《玄化通门大道歌》不一样,这门修行法就好像是遍照群山,告诉你山丘是什么样子的,捷径是什么样子的,你看看自己的身形,自己的毅力,自己判断,或者让师长帮你判断,应该走什么路。

    所以,可以指出来非常多的路,有好有坏,全靠你的悟性,或者有师长指点,看看师长的见识怎么样。

    这部功法,原本就是准备让官学的教习来帮助普通人指点道路的,也能让普通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

    就算碍于见识和智力,没有那么适合,但起码也是能走的路,至于到底能走多远,就看你自己了。

    但这恰好发挥出了高见的优势。

    锈刀沉静心湖之后,那惊人到可怕的‘悟性’,在第二篇和第一篇的携手之下,高见几乎透见了脚下的路。

    二境之内,他已经找到了自己修行的‘最优解’,高见甚至有种错觉,普天之下,没有人能拿出比这更适合高见自己的路径了。

    当然,高见知道,这肯定只是错觉。

    天下之大,高见才哪儿到哪儿啊?他懂的东西不过局限于一境和二境而已,要知道,二境的最优解,未必是整体修行的最优解。

    但不管怎么说,这已经足够了,已经足以说明玄化通门大道歌的玄妙。

    “原来……气血不应该从第二根肋骨走,而是从这里绕行,能带出更多膻中精气。”

    “精气这么用,效率太低了,若是让膻中精气在脾脏精纯一遍,精气可以更加强盛,力量或许能够提升三成。”

    “我决定走泥丸的道路是没错的,只是泥丸不能这么开……我这种方法太慢了,效果也不是很好。”

    “泥丸位于头脑之中,鼻气通于天,天者头也,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我想快速正立泥丸,应该寻找到强化元神和鼻之中气的丹药或者宝物,这样的话,三个月内,二境有望,就算没有宝物,以精气水磨一年,也能晋入二境。”

    高见根据自己的心湖倒映出来的诸多神韵,贪婪的吸收着其中的感悟,知识,以及留下神韵者的理解。

    很快,一条通往二境的道路被高见编织出来。

    正当他准备欣赏的时候……

    突然,吹来一阵风。

    心湖涟漪大作,沾沾自喜的心境在这一刻让高见的心湖被吹出褶皱。

    先前那完美的心境破碎。

    高见睁开眼睛。

    锈刀已经完全锈蚀,不复光亮。

    “也好,收获已经足够丰厚了。”高见握了握手。

    虽然功力上什么也没有提升,但仅仅只是优化了一下已有的架构,高见觉得自己至少强了一倍。

    运功路线,精气的精粹程度,协调身体内部的诸多部分。

    仅仅做到这样,就比之前的自己强了好多。

    更别说,还找到了通往二境的道路。

    留心一下关于元神和鼻之中气的宝物吧,高见觉得自己现在急需提升实力。

    不管是左家,还是白山江水族,高见想做这些事情,都得先提一提自己的修为。

    一念及此,他不禁又回忆起了那把挂在白山江之上的仙剑。

    正是这把剑,给了高见最终下定决心的勇气。

    因为那把剑证明了,不管白山江水族多么威势赫赫,终归不过是困水之蛟,笼中之虎而已,而左家,甚至只能依靠这种囚徒才能作威作福。

    那么,高见分析觉得,他们的地位肯定不稳,就好像水中月一般。

    稳固的根基,应当像是水家一样,终古不移,如山有定体,沉稳厚实。

    而左家气相虚浮,虚浮则动荡,动荡则有错乱,而今怙气恃权,虚浮以傲,以黔首平民为虫蛆,皆不足为意,对神祇以耀以夸,对富贵染之如病,吞之如钩,虚浮谲诡,诳生罔死。

    所以,高见在看了那把剑之后,做出判断,左家此刻不过蠹世之蝎也,方今狐假虎威,为驱为豺,为蛟为蛇,殊不知声势之后,却藏着不知道多少准备颠覆他们的力量。

    只要自己善加利用,不仅能为沧州平民除去血祭这一大害,还能帮白平报仇。

    那么,伤势也恢复的差不多了,今天也去帮那些孤魂伸冤吧。

    高见睁眼,看着天空逐渐落下的夕阳,快步朝着那诸多的乱葬岗走去。

    这些人,都是沧州外城一步步留下来的血泪。

    哪怕没有左家,没有好处,高见也会帮他们的。

    手里拿着锈刀,高见来到了第三十九座乱葬岗。

    这里也是沧州外城那无数扭曲的和蜘蛛网一样的小巷子里的一片垃圾堆。

    而这里……

    阴风阵阵,一个有保持着神智的鬼都没有。

    高见叹了口气。

    其实他有预料的,大部分乱葬岗,有神智的鬼都只有一两个,最多的一个乱葬岗有七个。

    这五百多个乱葬岗,总有几个是没有线索的。

    只是希望这些人,能够安息。

    高见坐了下来,把香烛点上,拜了拜乱葬岗。

    不过,就在这时候,一阵阴风刮过来。

    高见定睛一看,发现是刘萍,他第一个伸冤的女鬼。

    “噢,是刘萍啊,你和那些阴魂合一了吗?修为提升不少啊,怎么突然来这里?”高见笑道。

    而刘萍则低身对高见行礼,恭敬的说道:“刘萍见过恩公,恩公昨天做的事情,已经在阴鬼之中传开了。”

    “现在,沧州那些孤魂野鬼,都感恩恩公。”

    “嗯,我也要谢谢你们,不去投入轮回,却留下来帮我。”高见点头,回礼。

    这些阴鬼怨念散去,本来已经可以投胎了,但他们依然留下来,就是为了帮助高见,要知道……高见要做的事情,可能会让他们魂飞魄散。

    但他们还是留下来了。

    “恩公,这里的阴鬼已经彻底被磨灭了心智,但是……我知道这里的人是怎么死的,但就算恩公出手帮他们报仇,他们也帮不了恩公了,恩公还要帮忙吗?”

    “义不容辞。”高见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没别的原因。

    这些阴鬼的经历……大多闻者流泪。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