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老张,这是不是不对?怎么会呢?第一次测试……”
“全都符合结果,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怎么可能呢?”
孟志林惊讶到不相信结果了,因为眼前的事情实在是违背常理、违背常识,也违背他个人对于研究的认知。
哪怕是带领团队完成了电力输出的设计,常规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数据。
一般都会有某个端口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又或者某个端口依旧存在偏差,就不得不再去进一步设计修改,又甚至是牺牲某个功率或功能,等等。
有时候,技术性研究就是这样的。
说的困难一些,就像是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整体完成了设计制造,测试的时候必定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说的简单一些,做一个复杂报表的统计,出现小错误的概率是极高的。
一次性,全部没问题?
孟志林只感觉研究常识被颠覆了,理智告诉他就是如此,但依旧是满心惊讶。
他这么一说,有些了解技术难度的人也跟着怀疑起来。
但也马上反应过来,“张硕院士不可能弄虚作假,也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而且,都是跟着研究过来的,最少对内部,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是透明的。”
“所以,没有任何问题。”
张世成苦笑着站出来,他拍了拍孟志林的肩膀,开口道,“老孟,冷静一下,缓缓神,别这么激动。”
孟志林深吸一口气,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
赵老师则是道,“觉得有问题就找到问题,不能这么轻易的下定论。”
“我是相信张院士的。”
他对孟志林的表态有些生气,但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研究应该没有问题,这就是能力!”
他说着看向四周所有人,继续道,“张硕院士,本来就是个创造奇迹的人。”
“想想他的各种研究,哪一个不是奇迹呢?”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有的跟着道,“张硕院士就是这样,我跟他做过研究,不用多想什么,听他的就对了。”
“引力实验,我知道,两三次就成功了,那么复杂,完全想不到的实验……”
“对,张硕教授一直如此,我跟张院士做过氢弹电池的研究,按照设计去做,也是一次成功!”
“这都正常的,张硕院士一向如此!”
“跟张硕院士接触多了,就知道没什么大不了。”
“要我说,电力设计算什么?对张院士来说,就是个小小的研究而已,根本没什么大不了。”
好多跟着张硕做过研究的人都纷纷点头,也有人把矛头对准了孟志林,“孟总工,你的质疑完全没有道理,张硕院士还有作假吗?”
“而且,我们都是跟着一起做的,怎么其他人不知道?”
“你质疑张硕院士,肯定不是有什么坏心,我们也知道,只能说你能力上远远赶不上张硕院士,理解不了他那种境界。”
“天才的境界!天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吗?”
“数学,物理,都是公认最顶尖的,新物理方向,源点理论,各类技术研究,最少要接近他那种程度,才能理解吧。”
“有道理呀,和张硕相比,我们就是凡人……”
孟志林被说的有些羞愧。
他还真是没什么坏心,纯粹就是太惊讶了,感觉研究顺利到超出自己的理解。
在冷静下来以后,想想还真是有些过份,竟然质疑张硕院士……
最重要的是,公开质疑!
他是项目的负责人没错,但所有人都更相信张硕,而引力技术、氢弹电池,也都是张硕带队研究出来的高端技术。
电力系统?
外行?
“或许就像他们说的,普通人无法理解天才吧!”
“和张硕一比,我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最开始都不应该有质疑,按照张硕院士交代的去做就好了……”
“唉~~~”
……
氢弹电池电力输出系统的测试大火成功。
测试,一次性通过。
设计也就被确定下来,各部分也都不需要再变动。
下一步就是以氢弹电池对接引力制造设备,再安装其他的设备了,张硕来到基地最主要的工作,就在于研究两者是否会有冲突。
理论上来说,引力场并不会影响到氢弹电池运作。
实际,可能会有些影响。
在引力场释放后,氢弹电池内部粒子,也包括各部分电路、电子部件,受力都会突然性的变化,还不是单侧的受力,而是深入到粒子组成的受力。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情况,只有实验引力技术才会发生。
氢弹电池内部反应强力,包括核转电部件、电力输出,比引力设备本身更‘脆弱’一些,尤其是真空反应炉,可能会因为骤然改变的引力场,导致炉壁发生冲击。
“我们可以利用调节材料控制,在引力设备启动前,适当的降低功率。”
“功率降低,反应速率降低,给外壁的冲击就会变小。”
“等适应一段时间以后再慢慢的提升功率,让引力飞行器顺利起飞……”
“这样影响就会最小。”
张硕说了一个解决方案,其他人也提出了其他方案。
研究组纷纷做记录,有一些可行的方案都被采纳,就像是孟志林的理解,引力飞行器研究非常重要,第一台飞行器,一定要以稳定为主。
除了引力场带来的影响外,研究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引力制造设备和氢弹电池对接在一起,同时还要安装其他设施。
比如,电子控制系统。
第一台引力飞行器并不载人,还是以地面来进行电子控制,而飞行不止要依靠引力场,还需要产生推力的电动机。
电动机的安装相对就粗糙很多。
整个飞行器安装六台电动机,有四台是装在飞行器中间,分别朝着四个方向。
另外两台,一台是在上方,一台是在下方。
第一台引力飞行器的加速以及飞行控制,将会由电动机带动空气产生推力来实现。
那感觉就像是桨式潜艇在海里游一样,引力飞行器,则是利用电动机游荡在空气中,相对速度会更快,灵活性会更强,但同时也会有些不受控制。
电动机带动运转,设计和技术上还是比较粗糙。
引力制造设备和氢弹电池的对接,相对就要复杂太多了,每一个部分都需要非常的精密,引力设备也不断的测试,确定场力能覆盖到所有部分。
这一部分工作,主要负责人依旧是孟志林。
除开对张硕完成电力输出系统工作的质疑外,孟志林确实是很有能力的,他有个率队完成高端研究的经验。
比如,高端战斗机。
比如,引力飞行装置。
这方面的工作,他非常有经验,也很有能力。
上一次的事情以后,孟志林对张硕可以说是‘心服口服’,有好多研究的工作,都要找张硕询问一下才能确定下来。
张硕也知道上次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在意,因为结果已经摆在眼前,系统设计上就是没有问题。
质疑又怎么样?不质疑又怎么样?
这反倒使更多人信服。
张硕并不需要插手方方面面的工作,研究上的好多事务,孟志林就能做的很好了,他主要负责整体的把控。
只要整体没有问题,有一小细节上的问题也没关系。
当赵老师一行人再来到基地的时候,孟志林和张硕一起给出了第一次试飞时间,“半个月差不多了。”
“再过两个星期,所有的测试就已经结束,只要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就可以进行试飞实验。”
赵老师顿时非常期待,但嘴上还是说着,“不出问题最重要、稳定最重要!”
“时间上拖一点儿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能够正常升空,整体上达到测试的预期……”
“乌拉乌拉~~~”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大体就是强调速度不重要,稳定和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孟志林直扯嘴角。
张硕用手抓了抓头皮,也感觉没什么耐心。
引力飞行器的研究被这么多高层老师关注,每个老师都非常期待第一次试飞。
这可是氢弹电池和引力技术结合在一起制造的飞行器。
第一次试飞的意义非常重大,必定会引起众多的关注,他们这才感到很大的压力。
时间压力,关注压力。
结果说什么‘不在乎时间长短’?
开玩笑!
赵老师强调了一下工作,就和张硕一起去了实验间,孟志林也陪同不断说起各项测试工作。
包括引力设备的测试。
包括各部分配套技术,电子控制系统的测试。
等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偶发性应急体系’测试。
‘偶发性应急体系’,也就是发生什么突然性的情况,会让飞行器应急式的下落。
应急式的下落,并不是全部下落。
飞行器实在太重了,重到降落伞根本拖拽不了,而最重的部分是引力设备,尤其是装有媒介材料,也是引力发生主体的大圆环,总重量超过 60吨。
当发生应急性问题时,地面就可以控制引力装置和氢弹电池部分脱离。
氢弹电池是最核心的,分离后会在电动机扇叶推力带动下,和引力装置远远的分开。
然后,下方的电动机会释放最高性能向上推。
上方会有个巨大的降落伞展开,来让氢弹电池能相对平稳的落到地面。
如果偶发性问题是氢弹电池带来的,能源动力位置出现问题,也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偶发性应急体系’依旧会正常运作,但电动机是否会继续运作,应急体系会有什么效果,就要看情况了。
……
在赵老师离开以后,项目组的工作变得更忙碌了。
孟志林、张硕,都是长期待在实验间里。
他们现场看着各项测试,对于重点的测试甚至亲手去记录,也严格把控每一步的工作。
这时候,就体现出个人威信的作用。
当张硕站在旁边观看测试的时候,其他人都感觉很轻松,因为他们不担心出现问题。
如果有了问题,张硕教授很可能第一时间指出来,也很快就会有解决方案。
飞行器测试工作稳步推进。
孟志林和张硕一起预估的时间,还是非常准确的,后续的测试大概用了十天左右。
等全部测试,引力飞行器就被拉到了空地上。
空地中心有八个大型支架,飞行器被放置在支架上,下面还有个厚重的软垫,就是担心支架不安全,掉下来也有个软垫作支撑。
这时候,已经能看到引力飞行器的模样了。
飞行器的主体是个直径二十米左右的大圆环,中心下放拖拽着个大型半球形的设施,最下方则带着几个巨大的扇叶。
大型半球形设施的边侧向下,延伸出八个和支架连在一起的支撑体。
站在远处地面能看到,大圆环上方则是一个个的设备,最高点还有个雷达信号接收器。
上面看起来就没什么美观性可言了,各个设备设施都是为了实用装上去的。
张硕、孟志林以及吕崚等人一起远远看着。
他玩笑道,“看起来像个倒置的八爪鱼,只是爪都长在了头上……”
“确实还没考虑美观设计。”孟志林摇着头,“最重要的是,先让它能正常起飞。”
吕崚则感叹了句,“这个大块头,竟然能飞起来,还能到空中一直悬浮,想想还是不可思议。”
其他人也纷纷感叹,“放在原来,想都不敢想。”
“块头太大了,整体重量133吨,有引力技术支持,研究时根本没考虑重量。”
“重量不是影响因素,或许等正式制造样机,再有载人功能,重量会超过三百吨。”
“那真是大块头了……”
张硕也开始期待起来。
现在是引力飞行器的技术测试,也就是把氢弹电池和引力技术放在一起进行测试。
如果测试能够通过,就能够以此为基础,设计第一代的航空引力飞行器。
到时候,各项技术都会应用上去,会考虑增加驾驶仓位,并带有载人、载货功能,甚至还会装配武器系统,等等。
外形的美观也是必须注重的,上下添加个半圆状的外壳,还真是会和‘飞碟’很类似,唯一就是中间是厚重的大圆环,而不是偏于扁平的圆盘。
那种带有强烈科幻感的飞行器……
就在不远的将来了!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