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北齐怪谈 > 第458章 世道之变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杀!!」

    杨坚骑着战马,在诸多骑士们的簇拥之下,从西城门逃离。

    梁国皇帝还是非常识大体的,当初黄法戳刚刚杀到安州的时候,他就已经逃走了,离开了江陵。

    连带着皇帝的后宫嫔妃之类也一并逃走。

    因此如今杨坚等人想要逃离,也就没那么大的难度,毕竟当下攻城都是会给城里人逃走的机会,攻城为主要目的,俘获倒没那么重要,毕竟最值得俘虏的梁国愧儡皇帝早就跑掉了。

    城头传出陈人的呐喊声。

    两处城门已经告破,正式落在了陈人的手里。

    其实,外城沦陷之后,他们还可以通过内城继续坚守,还能抵挡很久,就是内城都没了,最里头还有梁帝的王城可以继续守,但是,一旦从外城转移到内城来进行防守,那就再也没有离开的机会了,只能是死磕到底。

    当下外头又没有什么援军,倒是那陈人,其水军源源不断的为他们运输救援。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不能继续坚守,断自己退路的。

    杨坚也不迟疑,带上了城内精锐,就开始突围逃离。

    陈人阻拦他们的意愿并不强烈,只是象征性的齐射了一轮,没有再追击。

    而江陵所传出的欢呼声却是越来越大,震耳欲聋。

    浪潮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陈国的精锐甲士手持残破的长矛,站在城头,撕心裂肺的呼喊着。

    陈国已经很久都不曾打过如此硬仗了。

    淳于量是一点一点将江陵城给啃下来的,伤亡惨重。

    可无论怎么说,江陵如今都已经被拿下,陈国再次站在了荆北,又拥有了窥视四边的资格。

    淳于量骑着战马,领着诸多将士们,浩浩荡荡的进了江陵城。

    哪怕是平日里那些天天鼓吹着要早些撤退的将军们,在此刻也是开心的高呼,为拿下江陵而庆幸。

    在占据了城池之后,淳于量搞赏大军,又亲自设宴来款待有功的将士们。

    攻占江陵的捷报自然是迅速传往了建康。

    「大胆!!岂敢抗令?!」

    捷报还不曾传京师,而他违抗诏令,继续进攻的消息却已经被使者送到了陈项的面前。

    陈勃然大怒。

    他盯着面前的使者,再次质问道:「他是想要谋反不成?!」

    使者低着头,不敢回答。

    「来人啊!!」

    一旁的袁宪急忙劝谏,「陛下!!」

    有军土已经走了进来,袁宪用眼神示意他们出去,而后急忙对皇帝说道:「淳于将军所说的也并非是没有道理的,若不是他占据优势,周人怎么会如此客气呢?拿下江陵,确实有极大的好处...:」

    「这不是他违抗诏令的理由!」

    「违抗诏令,便是谋反!!」

    陈琐此刻被气坏了,袁宪又急忙说道:「淳于量的这种行为,自然是要惩戒的,但是他手里握着大军,正在前线厮杀,这种时候陛下若是要派人治他的罪,

    只怕对局势不利。」

    「那你说该怎么办?」

    「先让他攻取江陵,而后再让他返回建康受赏,等他到达建康之后,再拿下他,治他违抗诏令之罪,因其功,免其死,但可以罢免其官职,让他待在家里反省自己的过错.....”

    陈项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先是华皎,欧阳,而后是黄法戳,现在又是淳于量...:」

    「朕实在是不明白。」

    看着有些沮丧的陈项,袁宪又赶忙激励,「陛下,国内还有许多大将,他们都愿意为陛下死战..:.这天下局势,却是愈发的对我们有利。」

    「汉国必定要入主关中,可却没能将周国直接灭亡,周国退守巴蜀,仍有一战之力,天下局势,三足鼎立,这反而对我们更有利啊,汉国若要攻周,必会虑陈,若是要侵略我们,周人也不会袖手旁观.....」

    陈并没有因为袁宪的话而平复情绪,他只觉得有些头疼。

    周国使者前来见他,言语诚恳,讲述利害。

    又答应割让城池,送战马,军械,双方联盟,一同抵抗汉军等等。

    陈还是很心动的。

    尽管周人狡诈,反复无常,但是,一切都从当下的局势来出发,现在汉国的强盛已经超越了当初的周国,地方清明,军力强盛,文臣武将无数,尤其是这夸张的战绩,更是让人惊恐万分。

    这种情况下,跟周人联手抗敌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陈项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江陵其实让周人来守也挺好,自己跟汉人接壤的地区越少,遭受的压力也就越少。

    这江陵往后肯定会成为汉国的主要进攻方向之一..:.而且,这还不是陈最担心的事情。

    陈项最担心的是淳于量的变化。

    兄长还在的时候,淳于量就很不听话,找借口不来庙堂,兄长派人将他接回来,罢免了他的官,让他留在建康,不许外出,陈提拔了他,他就表现得很是低调,很是恭敬,再也不敢闹腾了。

    可现在,他却越来越像过去的那个淳于量了。

    骄横,无礼,违抗庙堂。

    这是觉得兄长不在了,就要旧病复发吗??

    他此刻手握大军,若是带着这些大军有了异心。

    陈项越想越是惶恐,袁宪正要说话,陈便站起身来,「袁公文士,少知军事,不必多言,可以先离开了。

    袁宪无奈,朝着陈再次行礼,而后告退。

    在袁宪离开之后,陈便召见了章昭达。

    两人在皇宫内秘密的谈论了许多事情,章昭达方才匆匆离开。

    江陵。

    这座破败不堪的城池内,处处都充斥着敌人的欢笑声。

    百姓们躲在家里不敢外出,好在淳于量也能控制住魔下的大军,不让他们对着江陵的百姓们来上一次宣泄。

    在过去,淳于量是不太在意这方面的事情的,可最近,他忽然有点黄法戳化,在陈国的诸多将军里,只有黄法戳是讲究这一点,攻城之后不会去伤害当地的百姓,严明军纪,秋毫无犯。

    不知淳于量何时也开始效仿这一套东西。

    淳于岑披着甲,匆匆跳下战马,快步朝着官署内走去。

    官署两侧的申士也都认识他,不敢阻拦,纷纷行礼。

    他就这么一路畅通无阻的走到了淳于量所在的屋外,此处的甲士终于将他拦下,在禀告之后,就让他进去了。

    淳于岑快步走进屋内,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

    「父亲!」

    淳于量此刻就坐在床榻上,手里捧着一本书籍,没有了平日里的锐气。

    「嗯。」

    淳于岑从怀里掏出了文书,而后禀告起周围各地的情况。

    自从他们攻占江陵之后,周人的溃兵退往了四周,双方的水军也进行了几次交手。

    淳于岑就这么一点点的告知来自各地的情报,而淳于量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在意这些。

    淳于岑说完了这些,悄悄打量着父亲。

    先前自己提议要投汉,父亲说时机还不曾成熟,可如今,大军在握,江陵已得,若是带着江陵去投汉,应当是能有大贡献吧?

    到底什么时候才算是时机成熟呢?

    他很想开口去问,但是又怕被训斥。

    正迟疑不定的时候,淳于量忽吩咐道:「抽调些信得过的老弟兄,充实亲兵淳于岑大喜过望,「父亲,时机到了吗?」

    淳于量放下了手里的书。

    「什么时机?」

    「不是要带着江陵投奔汉国....

    淳于岑的话还不曾说完,淳于量的脸色就变得格外难看。

    「放肆!」

    「你是想让我谋反吗?」

    「我岂是那般小人?!」

    淳于岑看着愤怒的父亲,即刻低头,「父亲,是我失言。」

    「乱世之中,大家都不讲信义,当臣子的殴打皇帝,当皇帝的凌辱大臣,将军们只想着叛变,文官们只想着收钱,上下混乱无序,不讲道德。」

    「可现在不同了。」

    淳于量很是认真的说道:「天下即将大一统..::.若是再按着过去的想法来做事,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淳于岑有些愣然,「周国虽然被击破,可实力依旧不弱,两国联盟,还是能抵抗汉国,父亲觉得汉国很快就能击破二国吗?」

    「汉国当下的耕地,户籍,就已经是其余二国所不能抗衡的了,从根本上看,汉国的粮产更多,铁产更多,人口最多,这是大一统的资本。」

    「而从治理上看,汉国的治政,远超其余二国,地方刺史大多清廉贤明,吏极多,皆勤勉,朝中大臣才智非凡,大能者多,其制吸纳周陈之善,自成一体,

    其将军勇猛,善战者数不胜数,将士多甲,军械精良,操练得当,如此资本加上如此治政,不出三五年,天下必然大一统。」

    「天王此人,宽厚待人,骁勇无敌,胸怀广阔,果断而有胆魄.....

    「天时,地利,人和,汉国皆得之,谁人能与其抗衡?」

    「退守巴蜀也好,占据江水也罢,不过是多拖延些时日,苟全性命而已。」

    淳于岑轻轻点头,「父亲,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以江陵去投汉呢?汉国欲得天下,江陵是重中之重,若是我们以江陵,以数万大军去投,必能得天王喜爱....」

    「非也。」

    「若是将城池直接献给天王,天王定然会赏赐,却不会重用。」

    「往后想要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只怕很难,我已经老了,倒是无碍,只是你,若是也因此遭受非议,往后不能重用,那我们家往后还能有什么成就呢?」

    「天下大一统之后,德治之风必盛,到那个时候,过去殴打过皇帝的,无端背叛的,只怕都被大家所非议....如今是有功之臣,将来便是贰臣奸贼了....」

    淳于岑似懂非懂。

    「父亲,那我们怎么办?」

    「等啊。」

    「等到我们不能在陈国立足的时候,就可以去投奔天王了,而后,就可以感怀天王恩德,为大一统而奔走,为天王再取下江陵.....」

    乡野小路上,老太医等人牵着马,一一拐的往前走。

    只能听到远处那小溪的流水声,除此之外,就连鸟鸣声都听不到。

    两旁是许多参天大树,小路幽静且荒凉,两旁的灌木丛里时不时有抖动,令他们更是惧怕。

    老太医颇有些憔悴。

    这骑马当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连着骑了许多天,马还没什么事,这骑马的人却先扛不住了。

    尤其是老太医,这双腿疼的厉害。

    孙思邈牵着马,走在最前头。

    随着他们远离了战区,沿路的情况也在一点点的转变,没有了那冲天的黑烟和遍地的喊杀声,就连气味都令人惬意,带着芬芳。

    老太医的几个弟子跟在孙思邈的身边,几个人正在交谈着医学上的内容。

    「站住!!」

    就听到前头传出一声暴呵,这几个人吓了一跳。

    孙思邈赶忙看去,却发现有两个士卒站在交叉口两旁的高坡之上。

    其中一人举起了弓箭,已经对准了他们。

    他们穿着整齐,相貌严肃,明显不是拦路的溃兵。

    孙思赶忙说道:「勿要动手!吾等并非盗贼!!’

    那两个士卒缓缓靠近,其中一人持短兵,审视着面前这几个人。

    「过所文书。」

    「我们是周人....尚且没有....」

    「没有?是周国的官员?」

    「啊,不是,我们是医,是医....

    老太医的弟子解释起来,看到对方眼里那浓郁的怀疑之色,他赶忙从怀里掏出了些钱,「您看,我们身上就这点钱了....您放我们过去....」

    「来人啊!!天大功劳!!」

    老太医徒步走在路上,几个弟子都被捆绑了起来,其中一人脸上乌青,孙思邈也在其中。

    老太医忍不住抱怨了起来,「何必呢?这刚进汉土,便被你给弄成了奸细你老想着贿赂土卒做什么?」

    那惹事的弟子低着头,不敢言语。

    一行人被押解到了路边的驿舍,由更来负责审问。

    他们这一行人,穿着不凡,又带着马匹,包裹还不小,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医,更像是逃走的官员。

    尤其是那几个年轻的簇拥着一个老的,这不妥妥的达官贵人吗?

    面对小吏的盘问,老太医是满头大汗,越描越黑。

    毕竟,老太医确实是周国的官员,也确实想要贿赂士卒,还想带着人进入汉国境内。

    在查实之后,小吏直接将他们移交给了当地的县衙。

    就在老太医都觉得他们要倒大霉的时候,孙思邈却找到了机会。

    县丞惊的打量看面前的年轻人。

    「你认得褚公?」

    「认得,认得,我们真的是医,过去是太医,我曾在汉国学过医术...褚公知道我....」

    「谁认识褚公啊?」

    就听到屋外传来洪亮的声音,下一刻,一座大山走进了屋内,比在场的人都要高出许多来,宽度更是惊人。

    县丞看到此人,赶忙低头行礼。

    孙思与其余众人也是行礼拜见。

    「将军,您怎么来了?」

    「听闻你们这里抓了个太医,就来看看...」

    高延宗说着,眼神扫过面前的几个人,最后落在了孙思邈的身上,「你认识褚公?」

    「正是....

    孙思邈此刻还有些惊愣,他打量着面前这位魁梧的将军,忽开口说道:「将军该节食了....”

    高延宗一愣,而后笑了起来。

    「看来是医者无疑。」

    「好了,你们几个都出去吧,我跟这些人聊一聊。」

    高延宗让他们都坐下来,自己坐在上位,而后询问前来的自的以及离开的原因。

    老太医缓缓说起了那边的情况,说起皇帝服用金丹,不顾自己劝阻的事情时,满脸的无奈。

    听着他们的讲述,高延宗的眼神却愈发的明亮起来。

    还有这好事???

    他赶忙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又问道:「那皇帝的情况岂不是很危险了吗?」

    「是啊,本来跟随皇帝出征的太医令就没有几个,这种情况,也就我们能暂时救治,如今没了我们,那张宾只怕是再也不会顾忌,他是真的相信自己的丹药乃是仙丹....能医,死人。」

    高延宗令人上茶,让老太医多说一些。

    可老太医这里除却仙丹的事情,就不知道其余什么事了,至于军事和政务上的事情,更是一窍不通。

    但是,这就已经足够了。

    高延宗眯起了双眼。

    若是这老丈不曾骗人,那周国的皇帝是真的要死了啊!

    还是被所谓的金丹所谋害的..:.嗯,得即刻派人告知祖公!!

    他应当知道该怎么利用这件事!!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