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北齐怪谈 > 第452章 汉军至,勿要动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茫茫荒漠之内,冷风吹来,卷起了漫天的沙尘。

    有十余个向导走在大军前头,其中半数都是胡人,他们倒是习惯了这风沙,

    大声交谈着,说的不亦乐乎。

    解律羡便没这么习惯了。

    他都不敢张开嘴,一张嘴就是吃沙子,从灵州通往凉甘,并没有官道,只有一片无人的沙漠与荒野。

    这些年里,这里更换了无数政权,却没有一个想着要将过去的重要商路修一修,战乱和其他的一些原因对这里的环境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古代的官道被彻底掩埋,传闻里汉初那郁郁葱葱的土地,此刻却变得一片荒芜,‘宝地’也变成了荒漠。

    两旁的景色看起来就像是在不断的重复,没有丝毫的变化。

    一望无际的荒漠之上,看不到任何的绿色,就连那些偶尔出现的植被,都是沾满了土的灰色。

    不知走了多久,向导示意他们停下来。

    在经历了无数次重复的景观之后,他们终于看到了不一样的新奇东西。

    一座破败的驿舍就这么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这座驿舍是早已被丢弃的那种,‘半个身体」都被尘土所掩盖,依稀能看出其原先的面目,却已经无法再住人,面积应当是不小的,光看这残垣断壁,过去住下近百人都不是问题。

    今晚他们便在这座荒废的驿舍外扎营休息。

    这种环境下,夜里是根本无法赶路的。

    就在军士们忙着去扎营休息的时候,那几个向导回到解律羡身边禀告情况,

    告知接下来的路程。

    斛律羡对面前这座废弃的驿舍颇有兴趣,询问其来历。

    「这是古代汉朝时的驿....那时有一支羌人部落驻扎在此处,汉朝就在这里设驿,与那些羌人互市,传达消息,若是遇到战事,便征此处羌人参战.....」

    「这周围曾热闹过一段时日,后来战乱不止,此处的水也断了,人也走了,

    驿也破了,就成了如今模样。」

    开口的是个胡人向导,对这周围的情况似是颇为熟悉。

    斛律羡轻轻抚摸着胡须,问道:「这么多年,怎么便没有人想着要修补此处的驿舍,恢复此道呢?」

    那向导直摇头,「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庙堂不愿意去做,修补的成本又大.::.况且,修补了也没什么意义啊,反正还是要去长安。」

    斛律羡摇着头,「倘若往后我坐镇边塞,最先就是要修补道路,道路四通八达,而后才能发展本身,凉甘商路,过去名扬天下,岂能就这么荒废呢?」

    向导心里只觉得这位将军在吹嘘,不过表面上还是附和了几句。

    凉州武威郡到灵州灵武郡的直线距离其实不远,但是因为环境的缘故,双方的来往却要先从武威郡南下到金城,而后再到陇西,过安阳,到平高,北至灵武,往下绕了一大段的路。

    凉州,武威郡。

    破旧的城墙之外,着实喧闹。

    许多胡商聚集在这里,正激烈的跟驻守在此处的军士们争吵了起来。

    长安沦陷,地方大乱,尤其是这些边塞之地,更是如此。

    随着一道道戒备的命令传达下来,地方的军士和小吏们顿时就噢到了发财的好机会。

    长安沦陷,最惶恐的只有真正的官员们,至于那些吏,士卒,农夫,商贾,

    他们并非是那么的在意这件事。

    商贾们急着要进城,他们的商品不能放太久,有些商品放久了就会坏掉,要尽快卖掉。

    士卒们拽住这些商贾,他们想多捞点钱,正好贵人们说要严加防备,怎么防备是他们说了算,趁机多捞点钱。

    小吏站在人群里,眼神寻找着合作的对象,这些吏大多都是本地出身,想找几个商贾成为自家的合作对象,往后可以偷偷贩卖点庙堂禁止的东西。

    农夫站在路边,看着被封锁起来的道路,心里只是默默的担心春种的时日会不会被耽误。

    对于长安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或许知道一些,但是,却也没有那么的在意。

    只有在官署之内,这才是众人所畅谈的话题。

    郡官署之内,郭太守坐在上位,郡县的官员军官们坐在两侧,大家正在激烈的谈论着长安的事情。

    「理当出兵!岂能迟疑?!」

    有县令开口说道:「吾等食君禄,当报国恩,如今正是时机!我认为理当开武库,聚粮草,发重兵以解长安之危急!」

    有人当即反驳:「尚且没有勤王的诏令,岂能就这么领兵入京?」

    「长安都被攻陷了,哪里还能等得到诏令?此刻不能去救援天子,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之贼吗?」

    众人开始了争吵。

    当下的官员们分成了四个派,一派主张出兵长安,一派主张坚守不出,一派主张封锁道路,一派主张治所后移。

    官署内变得混乱无比,大家吵的面红耳赤,看不出半点贵人的仪表。

    郭太守只是待了片刻,便觉得烦躁,丢下了这些人,出来散心。

    其主簿跟着他一同走了出来。

    「官员们的想法,你是怎么看的?」

    太守忽开口问道。

    主簿一脸的淡然,「道貌岸然,实则别有私心。」

    「哦?」

    「提议要出兵的,不是贪图军功,就是想要趁着出兵的名义,私开武库,盗取军械粮草,顺势掌管军旅,若是庙堂衰弱,便可领兵起事....:」

    「提议坚守的,不是担心武库和粮库的真实情况被暴露,就是怕死不愿意与敌人交战....」

    「封锁道路的,呵,外头那些商贾们早已被他们所盯上。」

    「提议要移治所的,更是所图极大,或是想要带着军队逃亡远处,做大事.....」

    「可他们所想的都不重要,如今刺史在陇西,此处大事皆在您的治下,您是怎么想的呢?」

    郭太守停下来,眼里有些纠结,欲言又止。

    如此沉默了许久,他方才问道:「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呢?」

    主簿没有丝毫的迟疑,他赶忙说道:「郭公,当下的局势,已经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大周要灭亡了,陛下自上位之后,何曾对我们施以恩德,今日夺走我们的耕地,明日让我们释放家里的佃户,您更是从合州被贬到这种地方来担任太守..:.我们又何必跟着他去一同赴死呢?汉国击破长安,其势诚不可阻挡,郭公何不归顺天命呢?」

    「什么?!」

    太守吓了一跳,他惊的看着主簿,「你要我投汉??」

    「你可知刘桃子是什么样的人?陛下对我们虽然苛刻,却不曾杀害,可落在刘桃子的手里,安能幸免?过去有许多人从东边跑过来,都是与我们一样的贤人,刘桃子对他们赶尽杀绝...:」

    「郭公,过去与当下岂能一样呢?」

    主簿急忙说道:「过去刘桃子要建立自己的家业,对这些外人自然是要赶尽杀绝,可现在刘桃子志在大一统,天下各地尚且没有平定,怎么会杀先降者?若是杀了最先来归降的人,往后谁还敢降他?便是击破了大周,各地的刺史太守依旧要与他对抗,他急着要大一统,怎么会做这般糊涂的事情呢?」

    「我以为,当下归顺汉国,是最好的时机,汉王定然不会杀害先降者,公为武威避开战乱,保护了十余万百姓,便是这个功劳,也足以在汉王身边立足了,

    汉王便是往后不敢再提拔重用,也绝对不会杀害,汉王是个讲信义的人,天下皆知,郭公又何以惧怕呢?」

    听到主簿的话,郭太守脸色大变。

    「我以心腹待汝,汝岂敢叛我?!」

    「你是早与汉人勾结,想要说服我受降是吗?!」

    主薄大惊失色,即刻跪拜在了太守的面前。

    「公对我恩重如山,我岂敢如此?

    「我这些话,都是真心实意!」

    「当下敌人攻破了长安,其大军就在灵夏二地,灵州距离我们又有多远呢?」

    「汉王自从起兵以来,如杨忠段韶吴明彻等人都先后败在他的手里,无人能挡,若是他领兵前来,太守能拦得住他吗?」

    「若是不能,到那个时候再去投降,还来得及吗?」

    主簿说的颇为诚恳,声音都在颤抖,他不断擦拭着自己的眼泪,委屈的看着自家太守,那忠心耿耿的模样十分真切。

    看到他这个样子,太守也不由得有些迟疑起来。

    「起来吧!」

    听到这句话,主簿方才赶忙起身,再次弯腰低头的跟在太守身边。

    郭太守轻轻抚摸着胡须,「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只是,我初来乍到,诸多官员,未必都敬服我,况且,这凉州大军,也不听我的啊....:」

    主簿急忙起身,咧嘴笑了起来。

    他看了看周围,「我愿意为您来办成这件事!」

    「哦?」

    「我料定汉人定然已经出兵,得在他们到来之前完成这件事,您以为呢?」

    太守点点头,他心里大概能猜到,自家主簿定然是与汉人有勾结的,否则不敢如此硬气的说出汉军即将到来的话。

    但是,事情到了如今的地步,他有没有勾结汉军已经不重要了,如何保全自已以及家族的性命,那才是最重要的。

    武威的诸多官员们在商谈之后,太守认为,应当集中各地的兵力,在前线囤积粮草物资,而后等待长安的诏令。

    他要求各地的官员们前来武威,商谈对敌之策。

    同时,他又以太守的身份下令,让各县都开始为出征而进行准备。

    周围的诸多郡县,再次陷入了争执之中。

    不过,也有官员选择领命前来。

    一时间,武威的官员们越聚越多。

    郭太守再次于官署内设宴,与国内诸多贤才们商谈对敌的策略。

    官署内外大门敲开,许多奴仆聚集在各个门口,迎接前来的贵客。

    两院之内都格外的热闹,走过去的时候都能闻到里头那酒肉的香味。

    宴会设立在后堂,以显重视。

    郭太守坐在上位,其余诸多官员们,按着其官职和资历,坐在了两侧,彼此之间都拉开了距离,堂内还算是开阔,有奴仆进进出出,为众人准备各类的吃食,还有乐师舞女,尽管还不曾开始表演,可早已引得众人侧目。

    官员们一个接着一个,鱼贯而入。

    整个后堂也渐渐变得充实起来,没有了空下来的座位。

    上一次只是武威郡的官员们聚集在一起商谈大事,而这一次,参与宴席的人不只是武威之官,周围郡县的,成镇的,兵府的,各处的官员都有。

    众人还不曾表露出心里的惶恐,依旧是谈笑风生,贵人风范。

    就在众人差不多到齐之后,郭太守终于清了清嗓子,看向了众人。

    「诸位都是我武威的贵客,既到了我这里,我这里好酒好肉招待,皆不必拘束!」

    郭太守看向了左右,举起了酒盏,风度翻。

    众人纷纷与他对饮。

    而后,郭太守感慨了一下当今庙堂的情况,说了说各地的混乱,众人长吁短叹,气氛又变得悲凉了许多。

    郭太守反反复复的说起这些话,也不入正题,看起来说了许多,实际上一句都不涉及召集他们前来要做的事情。

    众人听了许久,心里也就渐渐有些烦躁了。

    终于,在郭太守第四次讲述起长安的情况时,有官员忍不住打断了他。

    「太守,长安的情况如何,吾等也不是不知道,您这次召集我们前来,称有克敌救国之策,不知是有什么计策啊?」

    郭太守看向了门口。

    主簿尚且不曾出现,郭太守笑了笑,低声说道:「召集诸位前来,自然是为了克敌救国,但是这种大事,岂能是由我一人而断呢?我过去召集部下,商谈这件事,大家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有人提议....:」

    就在太守继续糊弄的时候,官署内外的人却开始行动了起来。

    那些奴仆们进了两院,取出了兵器,披上了甲,而后开始行动起来。

    郭太守正说着废话,再抬头一看,主簿却已经出现在了门口。

    郭太守忽停下来。

    「而以我之见。」

    「大周已然不能救,汉王实贤良,大一统之雄主也,诸位何不随我归顺?!」

    先前太守说话的时候,众人还是一脸的淡然,听的昏昏欲睡,可太守忽夹杂了这么一句,众人瞬间惊醒。

    方才那位打断了太守的官员,此刻瞪圆了双眼,猛地跳起身来。

    「郭进你是要谋反吗?!」

    「来人啊!!」

    还不等他高呼,主簿率先冲进了屋内,郭太守的家中私奴壮丁,此刻纷纷带着武器冲进了官署,几张强弩直接对准了众人。

    那人还在惊之中,主簿便一剑刺向了他,那人腹部中剑,哀豪着倒下。

    事发突然,众人惊。

    主簿大声喊道:「汉军将至!勿动!!」

    宴会之内,顿时死寂,官员们都僵硬在原地,不知所措。

    郭进起身,看向了众人,「诸位,陛下已经驾崩了!

    「什么?!」

    众人哗然,纷纷看向了他。

    郭进严肃的说道:「我家在朝中素有人脉,诸位勿要狐疑,我已经听说了那边的事情,齐王宇文宪谋反,趁着陛下病重的时候夺取了兵权,将陛下囚禁在了南乡,毒杀了他!他自己返回长安来建制,他又派人前往各地,要求各地归顺于他宇文宪!!」

    「我并非是反贼,也不是要背叛大周!」

    「只是我不愿意归附宇文宪这样的国贼!!」

    「我将诸位叫过来,并非是要将你们杀害。」

    郭进指着倒下的那人,「杀掉此人,是因为他早与宇文宪勾结!!」

    「诸位,我欲投奔汉王,为陛下复仇,行人臣之礼,报答天恩,诸位意下如何?!」

    郭进刚刚问完,很快就有几个官员起身。

    「宇文宪弑君自立,罪大恶极!!」

    「吾等皆欲跟随使君,投奔天王!!」

    在这些人的带动之下,其余官员们也是纷纷点头,表示认可,不过,也不缺乏硬骨头。

    就有几个官员,看着周围这些丑陋的嘴脸,破口大骂。

    「郭进!你家也是世代食君禄,何以这般无耻?!」

    「齐王的为人,谁人不知?他岂能做出这般事来?!」

    「分明是你们贪生怕死,给自己找了这样的借口,好投奔独孤契害真!」

    「诸位,勿要中了此人的计!齐王为人宽厚,素有道德,此贼....」

    「噗!」

    主簿直接拔剑杀人。

    其余几个人开始反击,却敌不过这么多的奴仆家丁,纷纷被害。

    临死之前,他们也是指着郭进大骂:「汝当受报应!!」

    这些人被杀死之后,郭进的脸色不断的变幻。

    只是,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与我修降书!」

    「归顺大汉!!」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