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一人做事一人当!”
“是我一时糊涂,走了歪路,与杨公绝没有一点干系!”
这作弊之人正是弘农杨氏出身,与杨彪虽非直系血亲,但毕竟同属一族。
在刚刚审讯中,那人就明言了,说自己是受到家中长辈的压力,不能败给寒门,给家中丢脸,方才一时糊涂,出此下策。
然后,就是不管再怎么拷打,也绝不承认自己得到过杨彪的任何关照。
而今,杨彪身为主考,郭嘉提人过来,正是要看他该如何处置。
然而,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杨彪的表现没有任何失措:
“科举乃国之大事,关乎我大汉之兴衰,容不得半点舞弊行径。”
“此人公然违反考场纪律,破坏科举之公平公正,若不严惩,何以服众?”
“我弘农杨氏向来重视家风家训,此等不肖子孙,做出这等有辱门风之事,更是罪加一等!”
杨彪义正言辞,当即下令:
“速将此人枷号拿下,禁考三年,以儆效尤!”
主考官发话了,很快的,差役们便将这杨氏族子拖了下去,套上枷具,跪置于考场正中,在炎炎烈日下暴晒示众。
这一公正的处置,顿时引来了一片喝彩。
考场中众多寒门学子们眼中满是敬佩与激动,他们原本担心身为弘农杨氏且为主考的杨彪会偏袒同族,如今见他如此铁面无私,心中对科举的公平又多了几分信心。
而那些本来心怀不轨,想要走捷径的人则是面色阴沉,心怀恐惧,不敢再轻率行事。
“杨公高义!”
“不愧是关西夫子的后人,杨家门风,着实令人折服!”
“有杨公坐镇,看来咱们这次是真有机会出头了!”
在那一个个考房中,学子们虽然看不到两侧的同窗,但仍旧忍不住高呼出声。
这自然引来了监考人员的训斥,场面一时之间稍稍有了些许混乱。
而这一切,都没影响到周宇。
他端坐于自己的考房之内,眼神专注地盯着面前的试卷,手中的毛笔如行云流水般在纸上书写着。周围的喧闹声仿佛被隔绝在另一个世界,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全神贯注地构思着文章的内容。
周宇是个寒门学子,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一心渴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此次科举,他本就对公平性心存疑虑,然而,杨彪对那作弊杨氏族子的公正处置,让他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而更令他惊喜的,还要数这场考试的题目。
除了那些基础的,早就被他背的滚瓜烂熟的经义知识外,在第二日策论考试的题目竟是他平日里钻研颇深的课题,那是关于苏曜的新政,尤其是关于当下土地兼并与民生改善的议题!
一见此题,周宇是欣喜若狂,他知道自己押对了宝。
在得知科举后,他就疯狂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案例,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于是乎,他稳了稳心神后,当即提笔蘸墨,大手一挥,其笔锋犹如蛟龙入海,在纸上肆意挥洒。
他的思路清晰而连贯,从土地兼并的根源说起,旁征博引,阐述了世家大族巧取豪夺土地对百姓生活的严重影响,又巧妙地结合大将军苏曜推行的均田制,分析其可行性与深远意义。
在论述过程中,他不时引用经典名言,为自己的观点增加说服力。
他的文字如潺潺流水,自然流畅,又似滔滔江水,气势磅礴,每一个字都是他内心思想的结晶,饱含着这位学子对天下苍生的关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周宇却浑然不觉。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手中的笔从未停歇。
当他终于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的那一刻,他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即便没有开卷,周宇也很清楚,自己写出的答案到底有多么完美,这是他多年来苦读的成果,更是他改变命运的希望,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
就在考生们或挥毫泼墨,或抓耳挠腮,努力答题的时候,郭嘉、程忠和王凌等人的监控也并未放松。
在他们的努力下,考场上又抓获了几个不知死活的作弊分子,甚至还包括一个颇有名望的同考官。
这一行动,一举将他背后十数个与其勾结的作弊学子一网打尽,可说战果喜人。
然而,郭嘉等人却并未满意,因为自始至终,杨彪的表现都非常得体,没有任何问题。
“难道说,杨司徒真就毫无私心,全然公正?”
郭嘉微微皱眉,摩挲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
“也可能是我等严防死守,他没机会干涉,所以就此作罢放弃也未可知啊。”程忠在一旁开口说道。
王凌则是冷哼一声:“杨彪身为弘农杨氏的代表人物,背后牵扯着那么多世家大族的利益,怎会如此轻易就放弃?”
“依我看,咱们不如像当时河东那样,卖点破绽给他,看他到底还会不会出手。”
王凌想要故技重施,然而这一次郭嘉却并没有赞同:
“别管杨司徒私心如何,他之前说科举是国之大事倒是一点不错。”
“我等怎能为了立功,刻意设局破坏科举的公平公正?若真如此,那与那些妄图破坏科举的人又有何区别?”
王凌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郭嘉所言在理,便不再坚持,只是心中仍对杨彪有所怀疑,继续紧盯不舍。
而时间也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
科举考试的应试环节,虽有些许波折,但还是顺利结束。
诸考生们交上答卷,坐在自己考房中,耐心的等待着贡院开门,而后有序地离开考场,并且互相对起答案。
一时间,欢呼雀跃之声不绝于耳,考场外的寒门学子们有的相互拥抱庆祝,有的兴奋地谈论着考试中的精彩作答,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光明的未来。
尤其是周宇,更是成为了人群中的焦点,那些寒门子弟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满是钦佩与羡慕:
“周兄平日里的才学大家有目共睹,此次考试那策论出题又是你钻研颇深的题目,必定能高中榜首,日后可一定要多多提携我们这些兄弟啊。”
“是啊是啊,周兄的文章惊才绝艳,往日伯乐难寻,如今一切以成绩说话,周兄出头那是板上钉钉,我们都等着沾你的光呢。”
恭喜声此起彼伏,不管这些人抱着什么目的,但大家同为寒门一场,周宇虽然心高气傲,但依然谦逊地回应着大家的夸赞,心中对未来期望更甚。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几个世家子弟摇着折扇,大摇大摆地走来。
为首的一个世家子弟眼神轻蔑,鼻孔朝天,不屑地扫了一眼周宇,尖酸地说道:
“哼,一群寒门穷酸,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在这儿做着鲤鱼跃龙门的美梦呢?”
“你周宇那两下子本公子可清楚的很,整日语出惊人,危言耸听,说些不合时宜的话,不过博人眼球,安敢以千里马自居?”
“真以为就凭你那点本事,就能金榜题名?”
“简直笑掉小爷的下巴。”
周宇等人回头望去,顿时心中一沉。
说他不学无术可能有点过分,但其人整日斗鸡走狗,沉迷声色犬马,嚣张跋扈又无人能制却是众所周知。
这一切,都是因为此人姓袁,乃是今沛国相袁忠长孙,同时也是骠骑将军袁绍和司徒杨彪共同的侄儿。
“袁浩,你休要得意!”
“大将军行科举制,搞的就是你们这些不学无术的世家败类!”
“居然还敢说我们周宇没有本事,你怎么不撒泡尿看看自己的样子?”
“这次考试你答了几题?别是交了一张白卷吧!”
贡院之外,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争吵愈演愈烈。
周宇与袁浩,两人昔日在太学便时常针锋相对,今日大考结束,面对袁浩的挑衅,寒门学子们当即是反唇相讥,双方言辞激烈,火药味十足,很快就引来了巡查的兵士。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这都在干什么?!”
巡查的兵士们手持长枪,快步走上前来,将争吵的寒门学子和世家子弟们隔开。
为首的那队长皱着眉头,大声呵斥:
“这里乃是贡院,是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岂容尔等在此大声喧哗、聚众闹事?”
“再有恣意妄为者,某定要把他拷起来,让尔好好冷静冷静!”
这些兵士的到来顿时让暴躁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学生们虽血气方刚,但自知理亏,在这全副武装的兵士面前不敢轻易造次。
反倒是袁浩一见兵士来了,立刻摆出一副世家子弟的架子,自报家门,让人主持公道。
那队长虽然颇为反感,但袁家的名号他却不得不予以重视。
很快的,兵士们便拉起了偏架,这把寒门学子们气的够呛,两边矛盾激化,士子们差点就上前打人,与兵士们爆发冲突。
“够了,大家安静,安静下来!”
周宇看着那趾高气昂的袁氏子弟,还有那些明显偏袒的兵士,心中虽怒火中烧,但依然保持一丝理智。
他知道,自己等人现在局势大好,不能在这里因为一时冲突给人留下把柄。
于是乎周宇深吸口气,不卑不亢道:“口出狂言易,真才实学难。”
“袁浩,今日你我无需多言,咱们且以科举结果说话,谁是草包,谁是真才,待揭榜之日自见分晓!”
那袁氏子弟见周宇如此镇定,心中虽有些许惊讶,但表面上却依旧不屑一顾,冷哼一声,仰着脖子告辞。
就这样众人不欢而散,世家弟子们去花天酒地,周宇与诸寒门学子也回到太学庆功。
“那些草包名落孙山之日不远矣!”
“没错没错,且看他们还能得意到几时!”
酒席上,众寒门子弟把酒言欢,每个人都殷切的等着科举揭榜的日子。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为自己证明的翻身仗。
取胜毫无悬念,无非是寒门学子们能拿下多少名额,大家赢多赢少的区别。
日子就这样在众人的期盼与忐忑中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揭榜的那一天。
天还未亮,贡院外便已人山人海,寒门学子们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早早地来到这里,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名字,周宇自然也在其中。
周宇站在人群最前,迎着初升的朝阳,眼神中透着坚定的光彩,昨晚他还仔细回想了自己的答卷,可谓是自信满满。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贡院内走出几个官吏,将一张张榜单张贴出来。
人群瞬间沸腾,纷纷向前涌去,试图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找到自己的。
周宇挤在人群中,目光急切的望向榜首位置,他相信自己会中,而且排名定然靠前。
然而,随着他的视线从高到低扫过,周宇脸色渐渐的变得苍白。
“没有,没有,这里没有,那里也没有?!”
“怎么会这样?!”
“这不可能!”
当周宇挤在人群中,把整整四百人的名单全都看完了也始终没找到自己的名字。
而除此之外,更让周宇震惊、诧异的是虽然并非前茅,但袁浩的名字却赫然在列,且排在中上游之间!
这一下,在这残酷与离谱的现实面前,周宇只觉得眼前一阵阵的发黑,他的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身旁同窗的衣袖,声音颤抖地说道: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某的文章立意高远,论述精妙,连太学的夫子们都赞不绝口,怎会……怎会落榜?”
“不可能,这不可能!”
——“因为你就是个草包!”
失魂落魄间,袁浩那刺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带着一群世家子弟,满脸得意地走来:
“周宇,你不是很有本事吗?不是口口声声说真才实学吗?”
“怎么,这榜单别说排在小爷前面了,这不是根本就连个名字都没有嘛?哈哈哈!”
袁浩放肆地大笑起来,周围的世家子弟也跟着哄笑。
这一幕,把周围的寒门弟子们看的是怒火中烧:
“有鬼!”
“这科举有鬼!”
“根本就不公平!”
一位寒门学子怒目圆睁,愤声大叫。
紧接着,其他学子也跟着怒吼大喝起来:
“没错!我等日夜苦读,悬梁刺股,凭什么那些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能中,我们却落榜?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搞鬼!”
原来,不单单是周宇,其他寒门子弟也都多数落榜。
起初大家都在看自己的名字,还未察觉什么。
但很快,细看之下,众人愕然发现,此次榜单,世家出身的考生竟然占据七成以上的名额,而寒门学子上榜者则寥寥无几,还多在那算学等偏门科目之中。
“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
科举揭榜的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寒门学子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群情激奋下,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尔等有什么好闹的?!”
“这就是真才实学的差距!”
“尔等能有这数十人上榜,已经是已经是大将军和杨司徒开恩,给你们这些寒门子弟机会了,莫要不知好歹!”
袁浩身旁的一个世家子弟趾高气扬地叫嚷着,脸上满是不屑。
然而,甚为一向顺风顺水的既得利益者,他根本就不懂,给人希望然后又将其剥夺,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绝不能就这样算了!”
周宇挺身而出,涨红了脸,大声喊道:
“我等往昔日夜苦读,尤其是这三个月来为了钻研考纲,废寝忘食,悬梁刺股,为的就是能在这科举中证明自己,可如今得到的却是这般不公的结果。”
“我相信,这绝非大将军开科制举的本意。”
“我们必须团结起来,绝不能让这些世家大族一手遮天!”
周宇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激起了寒门学子们心中的共鸣。
“对!”
“绝不能就此罢休!”
“必须要讨个说法!”
周宇的话如同一把火,瞬间引爆了寒门学子们压抑已久的情绪。
很快的,数以万计的考生学子便浩浩荡荡的集结,向着皇宫的方向进发。
一路上,他们高举着拳头,踩着鼓点,在一声声“科举不公,还我公平!”“摒弃舞弊,选拔真才!”等口号下,突破了重重兵士的拦阻,抵达皇城门下。
此时,皇宫内的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尚书台内,一向不怎么过问政事的万年女帝也亲自驾临。
太傅卢植、司徒杨彪、太尉赵谦、御史大夫王允等人齐聚一堂,全都是面色铁青。
“科举乃国之大事,关乎社稷兴衰,民心向背。”
“昔日大将军三令五申,命尔等严肃对待,不可怠慢,怎能闹到如此地步?”
“杨司徒,你身为主考,可还有话要说?”
面对女帝的责问,杨彪从人群中出列,神情自若的行礼,曰:
“陛下明鉴,此次科举,臣自认确有办事不力之嫌,未能充分照顾到寒门学子的情绪,致使他们心生不满,实在是臣的失职。”
“但臣可以以弘农杨氏的声誉起誓,揭榜的结果乃是公平公正,绝无任何舞弊行为。”
“此次科举的成绩,皆是臣与蔡祭酒以及诸多考官共同判定,经过层层筛选、反复斟酌,绝无任何错误。”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视众人,继续说道:
“而且,本次科举全程,御史台都有参与其中,对科举流程进行监管,想必王大夫可以为臣作证。”
听到杨彪点名自己,王允眉头紧皱,心中虽有不甘,但还是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都察院在此次科举中,确实查到了个别作弊行为,并且都已在现场进行了查处。”
“至于审理阅卷评分等环节,我等皆是谨遵大将军苏曜的指示,先行糊名,将考生信息完全遮蔽,而后再将试卷送给考官评阅,在整个过程中,臣并未见到有任何可疑之处。”
“正如王大人所言,此次科举,从出题、监考到阅卷,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绝无徇私舞弊的可能。”
“如今,城外学子群情激奋,当务之急是优先处理此事,抓捕带头作乱之人,以儆效尤,而后再安抚其余学子,稳定局势。”
“至于追究责任,臣也愿意一己承担,若能平息事端,臣辞去三公之位又何妨。”
杨彪的表态破绽,万年女帝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轻叹口气,正欲开口答应杨彪的提议
就这时,副都御史郭嘉突然站了出来,躬身大声说道:“陛下且慢,此事绝不能如此轻易了结!”
“此次科举,如此多的世家弟子上榜,而寒门学子却寥寥无几,这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其中定有猫腻。”
“为此,臣恳请陛下暂缓殿试,给我等一些时间进行搜查,彻查此事,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
“同时,臣也建议当就此事快马加鞭请示大将军苏曜,由他亲自主持大局,唯有如此,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杨彪面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说道:
“副都御史,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汝无凭无据,仅凭自我感觉就怀疑我科举结果有问题,实在是荒谬至极。”
“而且还说什么请大将军苏曜亲自主持大局?”
“现今谁不知道大将军如今正在北方备战马腾?你请大将军回来,那要拖到何时?岂不是再生变故?”
“还是说,你眼里只有大将军苏曜,觉得咱们的女皇陛下没资格拍板决策?”
郭嘉面对杨彪的质问,不慌不忙说道:“杨司徒,郭某并非无的放矢。此次科举结果,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的上榜比例严重失衡,这绝非偶然。”
“陛下,郭某愿以性命担保,此事必有蹊跷,若最终查无实据,郭某甘愿领罪受罚!”
太尉赵谦微微皱眉,看向郭嘉:“副都御史,你所说的这些,诚然确实有些可疑,但目前汝等并未找到确凿的证据。就这样暂缓殿试,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到时候不但寒门不满,世家们也会生出非议,绝非明智之举。”
郭嘉拱手说道:“赵太尉,卑下明白您的顾虑。但如果不彻查此事,一旦真相大白,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如今我们只是暂缓殿试,进行深入调查,也是为了维护科举的公平公正,维护朝廷的威严。”
众臣各说各的,争执不下,万年女帝心中也是犹豫不决,对于这科举考试的结果,老实说她没法不产生怀疑,但杨彪和赵谦的话也没什么毛病,久拖生变的道理,她还是懂得。
犹豫间,万年将目光转向卢植,询问这位太傅的意见。
不过,身处两方势力之间,太傅卢植的态度则非常的稳健。
一方面安抚门外学子,表示暂缓殿试,彻查科举舞弊之事。
另一方面,则是设下七日之期,找德高望重之人与都察院的人一起重新审理阅卷,查找是否存在舞弊一事。
最后,也是立刻通知大将军苏曜,让他根据战事进展决定是否要回来主持大局。
而这七天的时间,也给驿使快马加急跑个来回传递信息留下了接近1-2天的余量。
该如何抉择,到时候就看大将军自己心意了。
于是乎,在女帝的旨意下,各项措施当即同步实行,一骑快马绝尘而去,北出城门向着雁门进发。
而在北方的雁门关下,苏曜与马腾的战斗,也正好到了紧要的关头.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