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正文卷 第1440章,手搓大筒子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铜陵周围都是山区。

    道路崎岖。重武器很难通行。

    日寇的105毫米重炮之类,基本上不来。

    坦克什么的,也很难迫近。

    除非是从江面上发起攻击。

    如果是日寇军舰开来,舰炮猛轰,他屈原山没办法。

    可是,如果是日寇单纯的从陆地上攻击,他能借助地形优势,将对方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山地战,谁怕谁啊?

    专员大人支援了那么多的武器弹药!

    “晚上还有。”

    “啊?”

    “主要是地雷、手榴弹什么的。”

    “啊!”

    惊讶语气变成惊叹。

    屈原山觉得,自己就算马上战死,也安心了。

    真的,有那么多的弹药,换一个人来指挥,一样可以将日寇打的落花流水的。

    在广德,那是地形相对平坦,没办法,日寇的重炮拼命的轰炸,根本扛不住。

    但是,在这里,日寇的重炮累死都上不来。

    “龙五!”

    “到!”

    “你带人前出五十公里,监视日寇动静。将道路桥梁全部毁了。”

    “是。”

    一个上尉军官答应着,转身离开。

    张庸感觉这个龙五,似乎有点彪悍。判断可能是袍哥里面的骨干。

    川军部队里面,袍哥的成员很多。怎么利用,完全看指挥官本事。

    用得好,都是热血汉子。

    用不好,就有可能反噬。

    杨森的部队里面,也有很多袍哥。但是反面作用居多。

    安排人卸货。

    同时,吴克仁也会带着步兵营返回安庆。

    67军的军部在安庆。长时间离开不合适。

    铜陵这边,有145师驻守,暂时问题不大。关键是,有张庸在这里。

    三门火箭炮暂时留下。安庆短期内不会有战事。

    随着战事发展,67军会不会被调来第三战区,不好说。

    如果第三战区的战斗非常激烈,67军不可能一直在安庆晒太阳啊!

    “再会。”

    “再会。”

    送走吴克仁。

    从码头回来。

    张庸带着药品,来看145师的伤员。

    确实,久治不愈的,都是因为没有特效药。导致伤口感染无法痊愈。

    中草药,起效速度较慢。而且,很多时候也不是太令人满意。当然,也不能说是完全没用。

    在没有西药的几千年时间里,华夏人都是依靠中草药治病的。

    但是在近现代,随着化学技术的进步,一些针对性的西药,的确有特效。

    中西结合,应该是最完美的组合了。

    铜陵附近的郎中、大夫都被集中起来了,忙碌个不停。

    张庸叫来负责人,将西药给他们。让他们给伤员服用。

    “中药汤继续使用。不要停。”

    “好的。”

    张庸拿出部分银元,对郎中、大夫进行奖励。

    他们的确也累了。一个个都显得面容呆滞。虽然没有上战场。但是,他们是救命的。

    人不能光靠热情工作。总得吃饭。总得有收入。

    果然,拿到大洋以后,郎中、大夫们的热情,是真的热情。也不觉得疲惫了。

    随后,张庸进入一家铁匠铺。

    铁匠铺里面,有父子两人,正在打造大砍刀。

    很多川军出发的时候,背后都插着一把大砍刀。这也是他们的武器。

    部分川军甚至没有枪。就只有一把刀。

    或者有枪。但是子弹也没多少颗。王铭章的122师就是如此。

    122师到达阎老西的地盘,被阎老西嫌弃的不得了。觉得还不如叫花子。可见装备到底有多烂。

    “老板。”

    “长官。”

    张庸将老铁匠叫出来。

    给他看107火箭炮的发射管。想要照样子打造。

    又是后知后觉。

    之前都没想到。

    107火箭炮的所有技术含量,其实都在火箭弹的上面。

    只要有火箭弹,其他都无所谓的。

    那个发射架,其实就是用来辅助弹道的。自己完全可以找人打造。然后安装电池、导线什么的。

    正好,弱电,是他张庸前世的强项。他自己就会鼓捣。不用系统帮助。

    火箭发射架的要求也是很低的。因为不需要承受任何膛压。所以,一般铁片就能满足。

    迫击炮发射的时候,炮管还要承受一定的膛压。但是火箭炮不用。

    只要将两片铁皮弯折过来,然后合拢。然后用铁线捆绑到一起,基本上就能使用了。

    如果是按照火箭弹的说明书,发射架都不用,搞一个土堆就行。土堆中间压一条槽。

    不过,既然有铁匠铺,有材料,还是要打造几个发射架。

    好歹得保持一点准头。不能乱飞。

    误差一百米没问题。

    但是误差五百米,那就说不过去了。

    何况,如果是防御使用,发射筒还可以增加。就算是搞个40管都没问题。

    哈!

    好刺激!

    40管的火箭炮!

    一个齐射,就投放40枚火箭弹!

    甚至可以搞个变态版的120管。一次投放120枚火箭弹!

    额的神啊!

    120管啊!

    日寇估计又要被炸的怀疑人生。

    它们一定想不到,在小小的铜陵,居然有那么多的大口径火炮!

    哈哈!

    如果真的能打造出来,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督察部队推广。

    每个师都搞几十个发射架。随时待命。

    这些发射架,就算是扔掉也无所谓的。

    只要没有火箭弹落在日寇的手里,日寇也不知道那些圆筒子有什么用。

    如果是本地铁匠打造的,日寇就更加蒙圈了。

    土造武器,能有多大威力?

    火箭弹,则是他张庸的秘密武器。除了他,其他人都搞不到。

    苏联人支援的武器里面,并不包括火箭炮。

    那是苏联人的秘密武器。

    等等!

    忽然想起……

    好像这个时候,苏联人还没有车载火箭炮?

    应该是还在研究当中。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大威力。主要研究方向,还是航空飞机使用。

    话说,自己能不能利用这件事,从里面得到一点好处?

    想了想,暂时没有头绪。

    “能打造吗?”

    “行。”

    老铁匠的回答很肯定。

    反复看过以后,确信没有什么高难度。

    就是裹几个铁筒子而已。不要看轻我们这些老手艺人的技术。

    “大概需要多久?”

    “这个不好说。得先打打看。”

    “好的。不要打大砍刀了。你们先忙碌这个。”

    张庸拿出一袋银元。

    没说的。大洋开路。

    想要别人拿出吃奶的力气干活,就得给别人十倍的报酬。

    只要钱到位,别人自然会肝到底。根本不用你催。

    一月十万,公司就是我家。我在公司打地铺都行。

    “好咧!”

    果然,老铁匠浑身是劲。

    立刻叫了其他学徒也来。跟着研究如何打造。

    主要是测量大小、长度之类的。其他的都是小事。稍微琢磨一下,学徒都能完成。

    怎么调整高低?老铁匠也有办法,就是类似关节之类的。分成十二级调整。虽然没有原版丝滑。但是,用起来是没问题的。细小调整,可以依靠地面。

    张庸于是告辞离开。

    确实,发射架难度是不大的。

    可以这么说,火箭弹是最合适他的武器了。

    107毫米口径,最大射程8公里,一次就能大量投放。覆盖面积极大。

    哪怕是被日寇炮火反击也不怕的。

    最多就是发射架被炸掉。反正铁匠铺就能打造。

    以当时的物价水平,最多三个大洋,就能搞一个发射架。便宜得很。

    当然,炮轮子什么的,肯定是没有的。没有橡胶。但是有木轮子啊!

    或者不要轮子。直接抬着走。

    “等等……”

    忽然后知后觉。

    为什么要追求那么多发射管呢?

    我也可以打造三个,或者四个发射管的啊!这样更加轻便。

    装填的时候,速度也快。发射速度更快。

    三个发射筒,两人就能抬着走。甚至,一个人就能背着走。

    快速机动。

    遍地开花。

    这才是它的最新打开方式啊!

    回头。

    去找老铁匠。将新的要求说了。

    首先打造一批三个发射管的看看效果。要求尽量轻便,一个人就能背。

    “好咧!”

    “长官,你就看着吧!”

    拿到了一袋大洋的老铁匠,浑身干劲。学徒也是。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果然,当天晚上,第一批发射架就打造出来了。三个发射筒。重量大约二十斤。

    发射筒的铁皮很薄。加了两道铁箍。以防止碎裂。

    张庸看过以后,觉得问题不大。

    没什么后坐力。也没什么膛压。不会爆裂的。

    将火箭弹塞进去。发现有些松动。可能误差会比较大?但是没事。

    以后再慢慢修正吧。眼下,将就着使用。

    于是继续打造。

    到第二天早上,已经打造出十几个。

    果然,在大洋的驱动下,老铁匠和学徒们都肝的厉害。

    连家里的女人都被帮忙叫来拉风箱。炭火烧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旺。一片热火朝天。

    “很好!”

    张庸非常满意。

    立刻命令145师组建一个特种炮兵连。专门装备这种三个发射筒的简配火箭炮。

    然后自己找来电池和电线。开始装电发射。

    没有开关。只能手工接线。

    所以,有一点点危险。但是不多。电线拉长一点点。

    随后,张庸就亲自带着屈原山等人,到前线去实验。

    东西好不好用。实战说话。

    忽然……

    张庸又想起一件事。

    我是不是可以搞单管的?当做RPG使用?

    话说,我都有火箭弹了啊!

    RPG的重点,不就是火箭弹吗?我已经有了啊!

    剩下的,就是发射管的问题。

    单管。长的。

    防止过热。防止烫伤操作员。

    最主要的,就是要将尾焰引导到后面去,不能四散爆发。

    “啊啊啊……”

    “我真是天才啊!”

    张庸忽然激动的挥舞着拳头。

    还兴奋的跳了几下。搞的周围的人面面相觑。

    视若无睹。

    旁若无人。

    忽然觉得自己的智商还行。

    那些什么RPG都是小水管。德国人的铁拳,口径才多大?

    我这个,上手就是107毫米啊!

    大筒子哦!

    哇塞!这次,真是手搓RPG了。

    后世PLA一个班十几个大筒子,我现在也可以搞出来。

    不过,这么大口径的筒子,估计一个人扛起来有点难度。必须是魁梧壮汉才行。后者两人抬。

    “老板!”

    “来了,来了。”

    老铁匠眼睛通红,但是非常有精神。

    有大洋支撑。不用睡觉的。顶得住。

    张庸将自己的要求和对方说了。老铁匠听得有些迷糊。不过,长筒子是听明白了。

    “长度四尺吧。重量尽量控制在三十斤以内。”

    “好咧。好咧。”

    老铁匠立刻开始研究。

    然后得出结论。重量恐怕做不到。

    主要是那么长,又是薄铁片,中间需要加很多铁箍。

    保守估计,可能会有四十斤以上。

    张庸:……

    完蛋了。被材料卡住了。

    火箭弹本身就是三十多斤,筒子四十斤,那就八十斤了。

    果然,不是大力士的话,根本扛不起来。

    但是,先打造出来再说。以后慢慢改善。

    万一什么时候就减重了呢?

    话说,107毫米的大筒子,真的很期待它的出现啊!

    用来对付日寇的工事什么的,一个筒子就能闹翻天。

    还是可以持续发射的大筒子。

    非常期待。

    “我们走。”

    “是。”

    带队出发。

    先去试验三管火箭炮的威力。

    一路向东。

    果然,便携性很不错。

    一个人就能背着走。还不硌脚。不硌背。

    休息的时候,还能放下来当凳子使用。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上面。

    如果是撤退,累了,不想要了,直接扔掉。

    日寇就算缴获了,也不知道它到底怎么用。

    秘密都在火箭弹这里。

    雷达地图开始出现红点。说明靠近日寇了。

    “砰!”

    “砰!”

    零星的枪响传来。

    很快,龙五就过来了。脸上有血。

    是被日寇的子弹打中了。挖掉了一块肉。看起来很狰狞。

    “专员大人。”

    “情况如何?”

    “鬼子很狡猾的,不肯轻易冒头。”

    “我来对付它们!”

    张庸点点头。吩咐火箭炮集合。

    嗯,是土造版的,简配版的,真的就是一个发射架。

    其他什么瞄准工具,完全没有的。

    和鬼子的掷弹筒一样,完全是看手感。靠经验。

    没办法,第一代产品,就是这样。以后的,根据实战需要逐步改善。

    摆放发射架。

    辅助瞄准。笼罩远处的日寇。

    日寇在三公里开外。有两百多人。远程武器只有掷弹筒。

    还有一部分60毫米迫击炮。但不是日寇制式的。是缴获的国军武器。觉得不错,于是日寇也拿来使用。

    道路崎岖,日寇的重武器的确无法及时赶来。连重机枪都没有。

    日寇的九二式重机枪很笨重的。山路行军,日寇自己都会崩溃。

    瞄准完毕。

    装填。

    总共十三个发射架。

    总共装入三十九枚火箭弹。

    “发射!”

    张庸一声令下。

    炮兵立刻手工接通电线。

    然后立刻跑开。

    瞬间,一团团的火光爆发。

    “啾啾啾……”

    “啾啾啾……”

    一枚枚火箭弹腾空而去。

    空中顿时划出无数美丽的焰火。向着日寇头顶落下。

    日寇立刻感觉到了,集体抬头。

    然后,集体呆滞了……

    不是……

    这里是荒郊野外啊!

    这里是崎岖山岭啊!

    怎么还有重炮……

    不讲武德……

    “轰隆隆……”

    “轰隆隆……”

    随后,很多日寇都看到了天照大神……

    【未完待续】

    (本章完)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